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黎澍之路(7)

三是废除新闻检查制度。1945年4月1日,是西方记者的“愚人节”,在这天发表愚弄人们的假新闻,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或污蔑,就可平安无事。编辑陈子涛在茶馆里说:“愚人节是洋大人的节日,我国崇洋媚外的人也欣赏这玩意,那就让我也开个玩笑吧。”他回到报社后,编写了一条假新闻,略谓国民党中宣部宣布,即日起废除新闻检查制度云云。不料几个月后,竟由《华晚》发起,一举把法西斯式的检查制度废除了。正当毛泽东从延安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期间,《华晚》决定掀起一个民主运动,打乱国民党顽固派的部署。黎澍连续写了几篇关于和平民主运动的社论,其中一篇是《我们对于抗战结束时期新闻业务的六项建议》,要求立即取消新闻检查制度。9月7日晚间,黎澍起草了一封公开信,8日早晨在编辑部宣读通过后,编辑记者分头出动,邀请各报社、通讯社、杂志社派代表,出席当天在《华晚》举行的座谈会,讨论通过公开信,结果获得一致赞同。《华晚》当天就以头条新闻发表了这封公开信,参加签名的有《新中国日报》、《星期快报》、《大学月刊》、《现代周刊》、《开明少年》、《川康通讯社》、《自强通讯社》等16家。公开信发表后,联署单位增加到27个。《华晚》还联合文化界出版了一个《拒检》周刊,由陈子涛主编,叶圣陶写了发刊词。《华晚》组织了成都新闻文化界联谊会,公推叶圣陶、黎澍、沈志远等7人为执行委员。并由27个发起单位发表宣言,提出七大主张,“一、取消一切出版发行的特许制度,采取备案的办法;二、取消新闻、杂志、图书的审查制度;三、撤除传递检查的办法;四、改变印刷、出版、发行的独占倾向……”正当国共两党和谈期间,拒检运动迅速发展,重庆、昆明等地纷纷响应,国民党只得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这年9月13日的重庆《大公报》,以通栏大标题发表了《中央社》消息,略谓“记者招待会昨日(十二)下午三时举行,由吴部长国桢、张参事平群主持。吴部长宣布,遵照蒋主席之指示,我政府已决定自十月一日起,废止战时新闻检查制度。”黎澍在这场拒检运动中,有如登坛大将,指挥若定,亲手埋葬了万恶的法西斯制度。正当他满怀胜利喜悦时,突然获悉父亲海峰老人病故,又接到南方局的通知,调他去上海办报,他即于1945年10月由成都达到重庆。然后由重庆乘船东下岳阳,赶赴醴陵老家,向黎乔义、黎文明父子借钱办完丧事,处理了父亲的中药铺帐务,安排了家中生活后,即搭乘火车去汉口,从那里乘船急奔上海滩。这年底,郭沫若写了一首七绝题赠《华西晚报》:
    “五年振笔争民主,人识华西有烛龙;
    今日九阴犹惨淡,相期努力破鸿濛。”
    据《山海经》截:“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尼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是烛九阴,是谓烛龙。”《楚辞》注中说:“天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衡烛而照之。”
    郭沫若把国统区的西北角喻为日照不到之处,把《华晚》喻为照亮黑暗的烛龙,实非过誉之词。
    (待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