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陈连山]端午节:“五彩”缤纷的仲夏之梦——从辟邪除瘟到纪念屈原的历史演变轨迹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时值仲夏,阳光普照,百草丰茂,万物生长,而瘟疫的危险也悄然发展。驱除邪气,克服瘟疫;卫护生命,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灿烂,是端午节的根本使命。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的起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先秦时代,这是我国一个十分古老的节日。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人民根据各自对于端午日的理解,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使这个节日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处在仲夏之月,恰遇季节即将发生重大变化。为了顺应大自然时序的变化,人们创造了象征季节变化的一些文化形式,例如吃粽子、使用菖蒲、艾蒿、出游、缠五色线、龙舟竞渡等等。这些文化形式所包含的主题思想是辟除引发疾病瘟疫的神秘邪气,后来又发展出对古代圣贤(屈原、伍子胥、曹娥)的庄严纪念。直到今天,端午依然是我国广泛存在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同时,端午节还流传到邻近的韩国、日本和越南等国家,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节日。
    在长期的历史传承和地理传播过程中,端午节从名称、内容到象征意义都发生过很大变化。为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它,我们必须全面考察端午节的历史演变轨迹。
    一、节日名称的变化和字面涵义
    端午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端五、重午、重五、端阳、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娃娃节、五月节等等。这些名称的产生时代不一样,涵义也不同。以下对这些名字略作说明。
    在东汉以前,端午节一般直接写作五月五日。但是,有一个重要的例外。战国时代成书的《夏小正》(见《大戴礼记》)说:“此日(指仲夏之午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这是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最早记录。仲夏,就是农历五月。午日,指当时历法中用干支表示的一个日期。仲夏午日,就是五月午日。对此,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有详细考证,其结论是:“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端午这个词就是从“仲夏午日”发展而来。其最早的字面意思是五月第一个午日。端午一词的最早文献出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根据金武祥辑本《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又云:“端午造百索系臂。”又云:“端午采艾,悬于户上。”但是,有学者根据《玉烛宝典•五月仲夏第五》所引的《风土记》是“仲夏端五,烹鹜角黍”,推论“端午”二字应该是“端五”,剥夺了周处首先使用“端午”一词的权利。这种说法证据不足。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端午”的涵义已经通俗化为五月五日,而不是五月午日了。唐代以后,端午一词普遍流行。起初每月的初五都可以称为“端午”,后来逐渐专指五月初五。唐玄宗《端午》诗,杜甫《端午日赐衣》诗都是讲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端五”的字面意思是初五。先秦两汉时代干支记日法和数字记日法并用,五月第一个午日与数字日期上的五月五日经常不一致。魏晋以后,数字记日法成为主流趋势,于是端午节定在五月五日,而“端午”一词大约也在此时被“端五”取代。“端五”之所以能够取代“端午”,主要原因在于计日方法改变了,其次在于“午”、“五”两个字发音相同,很容易取代。端五作为节日名,意思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另外一个名字是重午,重午的意思是午月午日。五月为什么叫“午月”?这里涉及古代天文历法学的知识。古代天文学家发现北斗星斗柄在初昏时刻所指的方向各月不同,每年循环一次。于是根据其所指方向来计算月份,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表十二个月份,叫做十二辰。夏历(即农历)建寅,就是把北斗星勺柄指向寅辰的孟春之月作为正月,即以寅月(正月)为岁首。那么,五月的时候,初昏时刻北斗星勺柄指向午辰,所以,五月就是午月。午月的午日,自然就是重午。
    重五,即五月五日,因为月份和日期都是五,故名“重五”。端午节又称为天中节,其原因是此节的精确时刻是午月午日午时,太阳正在中天。黄石《端午礼俗史》认为,午在八卦上为离为火,太阳的威力走到午的方位才登峰造极,所以此节的每一时间层次都是午,定在午月午日午时,日在中天,阳气达到极点。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端阳的意思是太阳正处于极盛状态,意思与“天中”接近。浴兰节的名称见于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五日重五节,又曰浴兰令节。”这是因为古代有端午节用兰草水沐浴的风习,所以这么称呼。
    端午节还称为“蒲节”。这是因为五月菖蒲成熟,而端午节又有悬菖蒲于门首、或用菖蒲泡酒饮用的习俗。这个名字是古人根据端午节最突出的民俗事项之一——使用菖蒲,作为这个节日的代表。女儿节的叫法最早见于明清时代的北京地区,后来也流传到其他地区,包括韩国、朝鲜。根据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当时北京城端午节的时候,从初一到初五,家家把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头插鲜红的石榴花。因此,把端午叫做女儿节。而沈榜《宛署杂记》说,当时还有端午节妇女回娘家的习俗,这也是端午称为“女儿节”的原因之一。清代康熙年间《大兴县志》的记载与《帝京景物略》相同。现代陕西也有“女娃节”或“女儿节”的称呼。娃娃节是端午节的现代俗称之一。因为端午节的辟邪保健习俗主要是保佑儿童,五色线、五毒服、涂雄黄都是用在儿童身上,所以有“娃娃节”的称呼。
    端午在五月,是此月最大节日,因此,端午节也叫做五月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