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陈连山]端午节:“五彩”缤纷的仲夏之梦——从辟邪除瘟到纪念屈原的历史演变轨迹(13)


    十二、龙舟竞渡
    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当然还是龙舟竞渡。不过,历史上的竞渡习俗,有的在春季,有的在秋季,不一定都与端午有关。本文只介绍和端午相关的竞渡活动,其他就舍弃了。
    端午竞渡在晋代已经出现。南北朝至隋,主要流传于南方地区。唐代以后开始传入北方。但历史上这个习俗主要还是存在于河流较多的南方各省,北方比较少见。
    (一)龙舟竞渡的历史演变
    端午节竞渡习俗起源的原始材料失传。黄石《端午礼俗史》根据后代一些地区龙舟竞渡目的在于禳灾驱瘟,推断龙舟竞渡的原始含义就是驱邪送瘟。这个假说很有价值,使我们能够透过娱乐性的竞渡活动看到它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
    目前可见的最早记录端午竞渡的古籍是晋代葛洪《抱朴子》。唐代《北堂书抄》卷一三七转引其佚文云:“屈原没汨罗之日,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竞渡。或以水车为之,谓之飞凫,亦曰水马。州将士庶悉观临之。”按照传说,屈原自沉汨罗是五月五日,因此,这条史料所记录的竞渡正是端午竞渡。而且,当时竞渡习俗已经和纪念屈原的传说结合在一起,原始的驱邪送瘟意义已经隐藏到背后。
    端午竞渡起初是在南方流行。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录楚地习俗云:“是日(五月五日)竞渡,采杂药。”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探索竞渡起源的时候说:“……南方民又竞渡,世谓屈原沉汨罗之日,并楫拯之。在北舳舻既少,罕有此事。”根据杜氏说法,当时北方竞渡习俗还很少见。
    唐代刘禹锡《竞渡曲》认为:“竞渡始武陵,至今举楫相和之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原之义。”刘餗《隋唐嘉话》记载江南地区流行端午竞渡:“俗五月五日为竞渡戏,自襄州已南,所向相传云:屈原初沉江之时,其乡人乘舟求之,意急而争前后,因为此戏。”
    在南方广泛流行端午竞渡的同时,竞渡本身作为一种游戏也渐渐传入北方。《唐诗纪事》说唐中宗在皇宫中观看竞渡游戏。《资治通鉴》记载唐敬宗欲造二十艘竞渡船,遭到大臣反对,减为十艘。胡三省的注释详细介绍唐代龙舟的情况说:“自唐以来,竞渡务为轻驶。前建龙头,后竖龙尾,船之两旁,则为龙鳞而彩绘之,谓之龙舟。植标于中流,众船鼓楫竞进,以争锦标。有破舟折楫至于沉溺而不悔者。”规模之大,制作之精,竞赛之激烈,前所未有。从此以后,龙舟竞渡名副其实。不过,清代历史学家赵翼考证:唐敬宗是在三月观竞渡,唐穆宗是在九月观竞渡。由此看来,唐宫的竞渡只是游戏,跟端午节没有直接关系。
    端午竞渡习俗后来出现在后蜀国,皇帝孟昶在端午节陪同其母观看竞渡。南唐后主则利用民间端午竞渡习俗训练水军,把竞赛获胜者编成“凌波军”,加强水上力量。
    到了北宋时代,首都汴京(开封)的竞渡在端午节举行。按照《岁时杂记》的说法:“五日竞渡起于越王勾践,后以为拯屈原。世人遂以为戏。刻舟为龙,服具彩绘一色,极其华侈,横江跳浪,便捷如龙。掷彩夺标,传为盛事。”宋代都城的龙舟竞渡仍然只是一种游戏。
    不过,在宋代南方的岳阳地区,端午竞渡却是一种禳灾辟邪的民俗仪式。宋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记载:各庙从四月初八开始备船,进行竞渡,到端午节结束。但是,民众竞渡的目的是消除灾祸和瘟疫:“其实竞渡也,而以为禳灾。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为酒肉以犒櫂鼓者。或为草船泛之,谓之‘送瘟’。”这种习俗就是后来广泛存在的送瘟神活动。前文已述,此处不赘。
    元代,政府禁止龙舟竞渡。范寅《越谚》引《元典章》云:“撶棹龙船,江淮、闽广、江西皆有此戏,合移各路禁治。”
    明代宫廷也有端午节请母后观龙舟竞渡的礼仪,明末逐步废除。但是,端午竞渡在南方各地民间依然广为流行。张岱《陶庵梦忆》说自己平生“看西湖竞渡十二三次,己巳竞渡于秦淮(南京的一条河),辛未竞渡于无锡,壬午竞渡于瓜州,于金山寺。”他详细比较上述各地竞渡的优胜之处:“西湖竞渡,以看竞渡之人胜,无锡亦如之。秦淮有灯船,无龙船。龙船无瓜州比,而看龙船亦无金山寺比。”其中,瓜州龙船有十多艘,龙头龙尾。龙头上有一人表演倒立,龙尾悬挂一个小孩子,非常惊险。彩色船篷,旌旗招展,各有二十个大汉划桨。船上钲鼓齐鸣,两岸观众人声鼎沸。从五月初一一直延续到十五。在张岱眼里,上述四地的竞渡习俗都只是游戏而已。
    其实,明代民众对于竞渡习俗是有自己解释的,而且各地不同。其中,以纪念屈原的传统说法为多,但也有例外。弘治年间《温州府志》说是为了“祈年赛愿”,就是祈祷丰收。崇祯年间福建《海澄县志》则云:“所在竞渡非惟屈原,亦以避邪。”崇祯年间福建《尤溪县志》云:“斗龙舟以祛瘴疠”——驱除瘟疫。
    清代,端午竞渡遍布南方各省,北方也继续流传。有学者统计,在全国共有二百二十七种方志记录有竞渡习俗。乾隆帝曾在端午节命内侍在北京福海举行龙舟竞渡,但后来时断时续。南北民众对于竞渡习俗的解释主要有纪念屈原,或驱除瘟疫,与明代基本一致。此处不赘。
    民国时代,端午竞渡已经逐步衰落。夏仁虎《岁华忆语》介绍,南京龙船由各种商业团体兴办。秦淮河船户组成河帮,外江船户组成江帮,上新河木材商组成木牌帮。端午日,各帮船只集合于夫子庙前,船上有各种杂技表演。各船竞渡,争夺锦标。观者云集两岸。潘宗鼎《金陵岁时记》承认秦淮河龙舟竞渡是从楚地纪念屈原的习俗发展来的,也介绍了当年盛况。可是,清末竞渡出现看台倒塌,民国时竞渡又发生桥梁坍塌,伤亡惨重。于是,竞渡被禁止。
    其他地区,如苏州、宁波、湖南、湖北等地端午竞渡也很热闹。虽然纪念屈原的传说还在讲述,但是现代竞渡基本上都是娱乐游戏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