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山]端午节:“五彩”缤纷的仲夏之梦——从辟邪除瘟到纪念屈原的历史演变轨迹(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5:11:42 民俗学论坛 2009-3-22 16:45 陈连山 参加讨论
三、汉代端午节习俗的初步发展 秦汉时代,大一统的国家政治制度保证了古老的月令体系仍然发挥功能。端午节习俗依然沿袭着战国时代的辟邪模式自然发展。前文已经说明,战国时代的四种端午习俗,汉代均有流传。另外,汉代人还创造了一些新的习俗形式。 (一)汉代的各种辟邪物品 农历五月是收获蚕丝、开始缫丝织布的季节。东汉时代,人们利用新蚕丝及其制品来应对端午这个不祥的日子。端午节出现了用五种颜色的蚕丝制作辟邪物的习俗。其中包括五采丝、五色缯、条达等等。 五采丝,又叫五色丝。按照应劭《风俗通》的说法:“五月五日以五采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瘟),亦因屈原。”当时人相信用五采丝缠在胳膊上,可以避免被兵器和鬼怪伤害,还可以避免瘟疫、健康长寿。因此,五采丝后来也叫辟兵缯、长命缕、续命缕。缠五采丝的习俗生命力顽强,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它是汉代一项重要的文化创造。值得关注的是,当时人传说这种习俗跟屈原有关。虽然这个传说情节不详,但是它跟后来的端午节屈原传说一脉相承,因此预示着未来的端午节将跟屈原发生更多的联系。把五色丝习俗的起源追溯到屈原,并不是历史真实,而是代表了一种民间知识,这反映了原来被官方月令垄断的时间制度中逐渐出现了民众的思想。五色缯,是一种五色丝帛。青、赤、白、黑在外,黄色在中央。折叠成方形,缀在胸前。按照应劭《风俗通》里的说法,佩带五色缯,本来是为了展示妇女养蚕的功绩——这是当时士大夫们心目中的礼仪(按照这种礼仪观念,还要用麦秆编织成物,挂在门上,表示农耕有成)。但是,普通民众却不管所谓礼仪,而是认为五色缯能够防止兵器伤害。除了丝织品,还有所谓“五色印”,也叫“五色刚卯”,就是用桃木做成的印章。六寸长,三寸见方。桃木在汉代被当作辟邪物品,用来驱鬼。所以,桃木的五色印也是辟邪物品。《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之饰,以难(傩)止恶气。”就是用丝绳拴一个五色印挂在门上,以驱逐恶气。 根据《风俗通》的记载,人们除了自己辟邪以外,还互相赠送节日礼品。其中就有“条达”,一种丝织的手镯。这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表明端午节习俗已经很普及,成为社会交际的一条渠道。 (二)汉代食枭羹的皇家礼仪 汉代五月五日有一个官方礼仪。皇帝命令郡国召集百官,赏赐枭羹,就是猫头鹰汤。为什么要用猫头鹰做羹呢?明代邹善长《彙苑详注》引《汉史》说:“以其恶鸟,故以此日食之,盖欲灭其族类也。”古代传说,猫头鹰吃自己母亲,所以古人认为它是恶鸟。为了灭绝它,特意选择在端午这个“恶日”来吃。但是,这个解释不全面。吃恶鸟,自然是为了消灭它,但更加主要的目的是要消灭它所代表的恶行、恶人。其实也是教训大臣,不要做恶人、奸臣。官方礼仪往往是具有政治涵义的。 这个礼仪比较罕见。以至于黄石《端午礼俗史》认为它后来失传了。其实唐宋时期还保存在皇家礼仪之中。详见本文第十一部分《社会交际》。 (三)汉代端午习俗与夏至习俗的趋同化 端午与夏至时间相近,两个节日的观念背景基本相同。比较而言,端午的民间文化气息浓厚,而夏至的官方色彩较浓。夏至时间点需要精确的天文观察和政府月令的公布,而端午则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容易掌握的时间点。因此,二节长期并行不悖。不过,在汉代的端午节和夏至节习俗之间,开始出现明显的趋同现象。应劭《风俗通》直接把二者叙述在一起:“夏至、五月五日,五采辟兵,题‘野鬼游光’。俗说五采以厌五兵。游光厉鬼,知其名,令人不病疫温(瘟)。”夏至与端午习俗相同。《后汉书•礼仪志》云:“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锤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汉并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之饰,以难(傩)止恶气。”这里的夏至与五月五日的习俗也基本一致。这显示出端午与夏至两个节日逐步合并的趋势。造成这种合并趋势的一个原因就是官方月令体系的衰微,和民间岁时体系的逐步崛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