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山]端午节:“五彩”缤纷的仲夏之梦——从辟邪除瘟到纪念屈原的历史演变轨迹(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5:11:29 民俗学论坛 2009-3-22 16:45 陈连山 参加讨论
(三)五采丝 也叫五色丝、辟兵缯、长命缕、续命缕、百索、端午索、五色线等等,就是缠在胳膊上的五色丝线装饰品。个别也有缠在脖子上的。汉朝人首先在端午节使用五采丝。他们认为可以避免被兵器和鬼怪伤害,还可以避免瘟疫。这个习俗从此绵延不绝。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地区流行于端午节用五彩丝缠在胳膊上,这样可以不得瘟疫。这和汉代缠五采丝的观念基本一致。只是名字变为“避兵”。此书还记载当地另外一种近似习俗——系长命缕,就是用丝缕把楝树叶缠在胳膊上。楝树叶在古人眼里具有驱邪却病功能,长命缕上使用楝树叶表明它的目的在于辟邪防病。从“长命缕”这个名字可以看出,它淡化了驱邪色彩,突出了延年益寿的色彩。北朝则流行所谓“合欢索”。《古今类传》引《燕志》云:“北人五日结‘合欢索’缠臂。”从使用方法看,这个合欢索与古代的五采丝是同类的饰物。北朝人还继承了汉代人手戴条达的习俗,改名“綵条达”。按照《初学记》的记载:“北人五日以什綵缠臂,一名‘綵条达’,又名‘綵条脱’。”北宋东京城端午节有使用百索的习俗,就是从五采丝发展来的。百索的做法不一,比较华丽。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解释说:“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遗事也,盖始于汉。本以饰门户,而今人以约臂,相承之误也。”宋人的百索是缠在胳膊上的。因此,应该是来自五采丝,而不是来自朱索。汉代的朱索是挂在门上的,五采丝才是缠胳膊的。明代首都北京的习俗是在脖子上缠端午索,主要给儿童使用。根据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彩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曰端午索。”意思是说,人们在端午节中午之前,在脖子上系一条彩色的端午索,下边还垂着一个用金属制作的钱形或锁形装饰。这里非常强调“午前”,可见当时人们心目中端午节最关键的时刻还是“午时”。端午节强调午时,正如我们过春节特别强调半夜“子时”一样。明代嘉靖时期河北《清苑县志》说当地“以色丝系小儿颈、腕,名为百岁索。”万历时期浙江《秀水县志》说:“幼者系彩索于臂。”那时侯,人们相信戴了百索可以使儿童不受毒虫蜇咬。《永平府旧志》就说:“冀州人成人戴艾,小儿才系百索,旧《州志》云:‘……童幼系百索于手腕,曰虫不蜇。’”这里所说的“虫不蜇”只是把辟邪说得更加实际了。《大明会典》记录皇帝在端午节赏赐文武百官的“五彩寿丝缕”就是民间的端午索之类的东西。不过,官方礼仪比较好古,采用了接近汉代“五采丝”的名字。 现代日常生活中蚕丝已经很少见,一般都改用五色线。民国时期,南京人用五色线编织细绳,名叫长命缕,缠在孩子手臂上。比较复杂的长命缕上还挂一个布制小老虎或布制小粽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缠五色线的习俗还比较常见。(四)、香囊香囊,指装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药物或香料的袋子。各地名称不一,有香囊、绣囊、香包、香布袋、艾包、雄黄荷包、朱砂袋等等。为方便起见,此处统称为香囊。宋代以后的端午节习俗中常常出现各种袋状饰品。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棉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裛汗也。”这种装了蚌粉的袋子带在幼儿身上,据说是用来消除汗味的。能够除汗味,应该算作香囊。可是记录者只看到它除汗味的实用效果,却忽略了它辟邪的精神功能。我怀疑这说法不准确的理由是:平时孩子也出汗,为什么平时不用,只在端午节用?所以,这种袋子应该跟后来辟邪用的香囊具有同样功能。《岁时杂记》还记载了另外两种袋子:“端五日以赤白綵造如囊,以丝线贯之,搐使如花。俗以稻、李置囊中带之,谓之‘道理袋’。”端午节时,早稻已经收获,李子是仲夏成熟的水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用丝囊装裹它们,象征着生命由此得到滋养。也算是战胜端午恶气的工具吧。该书记载的“搐钱”袋做法相同,但是要钉在门上,或带在身上,据说可以防止“赤口白舌”,就是别人说自己坏话。“赤口白舌”,大概被当时人看作“邪气”的一种了。明清时代香囊成为流行的端午节饰物。香囊中包裹的东西各不相同,有朱砂、雄黄一类药物的,也有装填了沉香等香料的。万历时期浙江《新昌县志》云:“佩香囊、艾虎。”有些地区的香囊中装的是朱砂(也是古代辟邪药物),所以叫“朱砂袋”。如清雍正时期《辽州志》云:“系五丝,佩朱砂袋。” 现代一些地区仍有端午佩带香囊的习俗。河南、河北、湖北、陕西、山西、四川、广东等地有流传。河南洛阳的香囊是用硬纸包裹艾叶、雄黄等,折叠成粽子形状,外边缠满五色彩线,挂在小孩子胸前,目的是辟邪。山西太原的香囊与洛阳相似,但是大人、孩子都可以佩带。只是大人都挂在腰里。湖北武汉的香囊做成菱形,或猴子形状,用法是背在孩子的背上。四川成都妇女在端午回娘家前,用红绿绸缎做成海椒或金瓜形状,内装香料,叫做“香包”,挂在孩子胸前。成都也有做香包赠送亲友的习俗。杜学德《河北民俗》记载河北南部邯郸县旧民俗,五月初四,姑娘们采集艾叶,缝在丝绸小包里,叫“艾包”。艾包挂在胸前衣扣上,或辫梢上。也有装其他树叶的,例如杨树叶、柳树叶、槐树叶,其歌谣唱道:“戴上艾,不怕怪;戴上杨,不怕狼;戴上柳,不怕狗;戴上槐,大鬼小鬼不敢来……”从歌谣可以看出来,艾包里的这些树叶都是用来辟邪的。河北东部农村还有“扔灾”习俗。端午节前一天开始佩带艾包,端午下午立刻扔掉,称为“扔灾”。意思是把所有灾难都抛弃掉。这端午“扔灾”的习俗跟某些地区通过放风筝扔灾非常相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