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爱东]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追踪与戏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0:11:46 作者提供 施爱东 参加讨论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浮出,是以肯定“文化多样性”的合理存在为前提的,这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一大进步。但是,这一观念在中国的推行,始终步履维艰。滑稽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在中国的推广,居然是借助于非理性的“新闻事件”与“保护运动”而得以初步实现的。也就是说,一种“进步”观念的宣传,却戏剧性地依赖了“落后”观念的造势。这无疑是一出啼笑皆非的文化闹剧。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这一“悖论”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我们可能将在更多的舞台上闹出更多的笑话。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端午保卫战;新闻职业道德;愤青;民俗学家 中国人喜欢热闹,喜欢搞运动,喜欢喊口号,所以,中国人的生活总是丰富多彩,尽管穷一点,但我们穷得很开心。这不,有个什么《2005年社会蓝皮书》不是公布“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了吗?“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近八成居民感到生活幸福,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我们农民为什么幸福呀?因为我们穷呗,我们最会“穷折腾”了。 农民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幸福我不清楚,反正我这样的穷酸书生用的是阿Q式快乐法。每天穷极无聊,我就在网上闲逛,看各种花边新闻(社会新闻也必须当花边新闻看,否则,你就快乐不起来)。 成天看芸芸众生不断上演着各种各样的喜剧闹剧,只要你不以“真理持守者”自居、不以“先天下之忧而忧者”自居(忧天下者,肉食者之谋,又何间焉?间亦白间),你就能从中享受到许许多多的快乐。 今天说一段关于“保卫端午”的故事,这故事虽然全程发生在中国境内,但它是打着“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掠夺”与“文化保卫”的伟大旗帜来进行的。这场“保卫战”的激烈程度可以这样来描述:它不仅大大激发了愤青们的“爱国热情”,而且大大地拉动了新闻“内需”,增加了各级报纸的发行量以及网站的点击率,增加了媒体记者们的季度奖金。还有,它为我们这些喜欢看戏的人上演了一场关于“文化圣战”的精彩闹剧。 不过,大家听故事之前,我得先交待一下:今天要讲的内容,大部分是“花边新闻”,小部分是个人见闻。以下故事只是叙述一些个人记忆(非物质),当时并未录音录像(物质)。所以,它们全是“非物质文化”,也即民间叙事,具有口头性、变异性、传奇性、虚拟性的特点,未必是历史真实。 序曲:谁在关心民间文化?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话说1918年的初春,有两个北京大学的教授,一个叫刘半农,一个叫沈尹默,两人在北河沿闲走着,谈些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项,刘半农突然提出,民间歌谣中也有很好的文章,我们为什么不征集一下呢?沈尹默说,“你这个意见很好。你去拟个办法,我们请蔡先生用北大的名义征集就是了。”第二天,刘半农将章程拟好,蔡元培看过之后,随即批交文牍处印刷5000份,分寄到各省教育厅以及各中小学校。 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事业,从此开场了。 但是,从刘半农到顾颉刚,再到钟敬文,再到遍布天下的钟门弟子和钟门再传弟子,这些穷秀才们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折腾了整整将近一个世纪,也没能把民间文化整成一门让人觉得有用的学问。 民间文化?不就是那些乡村的、粗鄙的、落后的、迷信的、愚昧的东西吗?这些“污七八糟”的东西能够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吗?不革掉你的小命就不错了,你还想翻身当“文化”呀? 各位看官先别急。时间到了21世纪,突然传出消息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一个叫做“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光荣称号,专门用以表彰那些最值得传承与保护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空间等等,并且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遴选与认证。 中国人素来是很重视荣誉证书的。这个证书当然要争取,但我们得先弄明白人家是如何定义这个“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 这个定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里被前后修改过好几次,其复杂过程暂且不提,主要与该组织在1989年公布的《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建议案》(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有密切关联。 我们且看最近的一次,也即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是这样定义的: (a) 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 表演艺术; (c)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这不就是我们这里多得无人问津的那个什么“民间文化”吗?原来这也是国际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呀?怎么不早说?早知道有许多东西就可以不扔掉了。 还是洋人厉害,他们就是会玩新花样,同样是那个东西,被他们重新定义一下,马上有了非同凡响的文化内涵。前面再加上个“人类”两字,你敢反对吗?如果你反对这一活动,你就是“反人类”。 选择申报项目的时候,你才真正意识到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博大深厚。具体报谁呢?怎么个报法呢?那些过程我们不能乱猜,但肯定不是“海选”。我们可以设想,随便从中国的哪个门旮旯里弄个什么去申报一下,我们的东西都肯定能中奖。直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5月宣布了首批19个“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才从报屁股上知道,中国的“昆曲”位列其中。 昆曲的价值有多大?我们不知道。我们认的是“洋证书”。正如你有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看你有没有国家正式文凭。 范进中举,光宗耀祖。昆曲自从有了“洋文凭”,身价百倍,惹无数民间文化竞折腰。后来的申报工作,竞争的力度就大多了,因为大家都想报啊。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列入第二批28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的民间文化及其研究工作者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复兴民间文化的大好时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率先在全国各大媒体大声呼吁,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研究,这一方面,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先生着力尤著。大冯是很有号召力的,很快,其它各种官方的、民间的机构与组织都参与进来,汇入了新世纪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浪潮之中。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这股浪潮依然只是拍打在专家的层面,并没有能够惊动营营碌碌的普通老百姓,看起来热闹的东西,都还停留在专家的“口水”阶段。直到“端午事件”的爆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