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我们回不回家过年:《中国新闻周刊》特稿(7)


    春节的礼品变奏
    
    2011年12月22日, 上海一家商店里销售的78800元一套5瓶的世博会茅台酒。
    临近年关,很多高档礼品均呈现热销和涨价态势。图/CFP
    
    礼品的变化
    春节的礼品变奏
    小时候一块糖就能咂出的年味儿,这种“年味儿”却离人们越来越远。“突击花钱”买不回往日的温暖,礼不再是原来的礼,情也不再是原来的情
    本刊记者/庞清辉
    2012年元旦刚过,在北京工作的朱竞开始和爱人计算着今年春节回家得准备多少红包。
    “每年的过节清单,晒的不是数字,是我的喜怒哀乐。过年,过钱啊!”最终,朱竞和爱人决定今年过年不回家。
    同样在北京工作的赵建军今年过年也不回家。“几百大洋的车票,孝敬父母的心意,走亲访友的路费,亲朋好友的礼物,小辈的压岁钱……样样都是血汗,是英雄都得扼腕!”赵建军是个80后,刚从“收钱的变成给钱的”。
    陈德全是个已过天命之年的浙江商人。2008年金融危机,他的集团陷入困境,曾经用各式各样的“礼”编织的网瞬间瓦解,众人唯恐避之不及。去年,他的生意好了,身边的人们纷纷“去了又回”。看透了“礼尚往来”背后的人情冷暖,他决定今年过节“不回家”。
    恐归一族
    囊中羞涩无颜见江东父老,赵建军为此煎熬了三年。
    “今年春节不回家了,明年多攒点钱再回去。”1985年出生的赵建军,从山西朔州来北京工作3年,是北漂族中辛苦又心酸的一位小白领,目前在一家位于海淀区的网络公司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月薪约4500元。除掉每月1800元的房租、水电费、以及日常必须的消费,基本上“月光光”。
    一眨眼,一年又过去了。赵建军特意查了查自己的银行账号:余额是6894元。赵建军在脑海里瞬间计算了一下回家的费用:给父母2000元,给爷爷1000元,准备年货800元,给亲戚家的孩子们压岁钱1000元,去外面和朋友吃饭1000元,再加上往返路费500元。“不是月光光,是年光光了。”赵建军耸耸肩,很无奈。
    毕业后到北京工作,赵建军一直被亲戚朋友高看一眼。每年过年回到家,街坊四邻都等着看他是不是衣锦还乡,“手里不多拿些钱回家,不仅给父母丢人,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身在异乡,赵建军觉得自己能够表现孝敬的唯一方式,就是出手大方。
    可是回到家的光鲜总是和在外的现实相反。在北京这个家里人认为中国最现代的城市里,赵建军挣的钱远赶不上飞涨的物价,常年居住在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整天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年底还是攒不下钱。
    2010年春节回家的时候,赵建军整个假期都在被亲戚们追问什么时候升官,什么时候当老板?“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和小学时考试不及格不敢回家的感觉很像。”对父母,他也不敢提自己蜗居的生活。
    那年春节刚过,本来打算初六再回单位上班,大年初三赵建军就提前赶回了北京。“再待上几天,恐怕要借路费回来了。”回家4天,工作一年的积蓄所剩无几,那4天就是“咬着牙的快乐”。
    提前回了北京,很多朋友的聚餐没有参加,赵建军头脑灵光一现,发明了新的表示歉意的方式。“让朋友去我网上的菜地随便拿菜,想拿多少就拿多少。”过了个年,自己辛苦经营半年多的开心农场也被“洗劫一空”。
    父母知道赵建军现在工资不高,从11月份就开始唠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当赵建军下定决心用孝心打败自己的虚荣心时,在火车站售票大厅徘徊两天后,却被“没票”二字把回家的心给驳回了,随后赵也尝试在网上订票,仍无果。
    回不去了,赵建军摸摸口袋,心里落了一块石头。但是愧疚之情却不停地往胸口涌,“感觉自己挺残忍的。”12月底,妈妈打电话说家里下雪了,赵建军就站在阳台上静静地想,老家后面的山上是不是和小时候一样白茫茫一片,也有很多小孩子堆雪人、打雪仗。
    小时候在家过年,一家人聚在一块洗菜、烧饭、包饺子,一碗红烧肉就能让一家人热闹一整天。每年大年初一,天还没亮,赵建军就急忙套上妈妈买的新衣服,等着跟父母去拜年,收压岁钱。
    关于压岁钱,赵建军记忆中最“悲惨”的遭遇就是,把“压岁钱”藏在家里的麦乳精铁罐里,结果被妈妈发现,最后一点点变成家中餐桌上的油盐酱醋。
    陪伴了20年的“压岁钱”没有了,开始发压岁钱。赵建军有点耿耿于怀:自己当年收压岁钱只有10块钱,而现在出手都要100元起价。
     “节奴”是怎样炼成的
    朱竞从圣诞节就开始准备寄回老家的礼品了。
    虽然2012年春节朱竞不打算回家,“但是礼还是要到”。朱竞忙着发快递,说话就很简短。年终快递公司容易出问题,朱竞提前十天就开始往外寄礼品。
    礼品有给父亲买的皮夹克,给母亲买的羊绒衫,送亲戚朋友的土特产。“其实省了很多钱。”朱竞有些偷笑。和去年回湖南老家过年比起来,这次省了至少8000元钱。
    朱竞和老公从湖南郴州到北京来上学、然后上班,已经13年了。每年回家过年,朱竞都撒钱撒得心疼肉疼。去年那张统计的单子她都仔细看了又看:来回路费1500元;给父母准备红包每人1000元;探望生病的外婆1000元(因为老公小时候是留守孩子,基本上都是由外公和外婆照顾的),老公有二兄弟一姐姐,堂兄弟堂姐妹5人,舅父姨父姑父很多,准备亲戚串门回送的礼物有3000元。侄儿外甥外甥女等姑表侄辈等人均100元,压岁钱总共3000元。还有临时性费用3000元,包括吃饭、购物、打牌开支等。此外,朱竞老公还预备了3000元赞助费,“有人生病,或者打牌时,可能被借走的费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