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史学冲突与《史通》立场(4)

1.从五“不可”中察知五可
    认为刘知几反对官修制度的学者,所举的主要证据是刘氏在上萧至忠辞职书训提出的五“不可”。诚然,五“不可”之论,是相当尖锐的。但我们需全面理解,首先,对刘氏谈到五“不可”的前提不能放过。他称述自己“三为史臣,再入东观,竟不能勒成国典,贻彼后来者,何哉?静言思之,其不可有五故也……”(26)这就是说,他是在解释自己为何久居史职而未见显著成果的原因,换言之,五“不可”是针对史官现状而言。
    其次,五“不可”在指出史馆现时弊端的同时,也道出了史馆应有的正常状况。例如第一“不可”,指出史馆现状是:“人自以为荀、袁,家自称为政、骏。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首白可期,而汗青无日。”这是说明弊在人浮于事,观望延误。而正确的做法就是使史官少而精。“如鲁、汉之丘明、子长,晋、齐之董狐、南史,咸能立言不朽,藏诸名山。未闻籍以众功,方云绝笔。”
    第二“不可”谈的是史馆缺乏必要的史实供给。认为汉代的作法很好。“前汉郡国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后汉公卿所撰,始集公府,乃上兰台。由是史官所修,载事为博。”然而,“爰自近古,此道不行。史臣编录,唯自询采。而左右二史,阙注起居,衣冠百家,罕通行状。求风俗于州郡,视听不该;讨沿革于合阁,簿籍难见。”这是指责史馆以外的其它有关部门未按规定和惯例供给史料,甚至史官前往搜求史料,也遭到冷遇。
    第三“不可”谈的是史馆与外界接触太宽,保密不严,导致权贵干涉撰述。“今馆中作者,多士如林,皆愿长喙,无闻{K1D305.JPG}舌。倘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笔未栖毫,而缙绅咸诵。夫孙盛纪实,取嫉权门;王劭直书,见仇贵族。人之情也,能无畏乎?”正确的作法就是恢复先前的状况,即“近代史局,皆通籍禁门,深居九重,欲人不见。寻其义者,盖由杜彼颜面,防谱请谒故也。”
    第四“不可”谈的是监修多员,指挥不一,“顷史官注记,多取禀监修,杨令公则云必须直词,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正确的作法就是要尊重史官的是非标准和自主权,“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指归咸别。”
    第五“不可”谈的是监修铨配不明,“今监之者既不指授,修之者者又无遵奉,用使争学苟且,务相推避,坐变炎凉,徒延岁月。”那么监修的职责和具体的指挥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刘知几讲得很细致:“夫言监者,盖总领之义耳。如创纪编年,则年有断限;草传叙事,则事有丰约。或可略而不略,或应书而不书,此刊削之务也。属词此事,劳逸宜均,挥铅奋墨,勤情须等。某表某篇,付之此职;某传某志,归之彼官。此铨配之理也。斯并宜明立科条,审定区域。倘人思自勉,则书可立成。”
    由此我们可以体察到,刘知几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评说史馆的,既指出现时史馆之弊,也指出应该如何如何。因而他未否定官修制度,而是指出官修制度的改革方向。
    2.刘知几高度推崇史官及官修制度的存在价值
    《史通》有《史官建置》篇专论从上古至当代的史官设置沿革,实际也是官方修史制度由萌芽至成型的演变过程。这是中国史学诞生以来第一篇系统论述官修制度的专文,对史官及官修制度的推崇也是空前的。
    本篇开头即提出人生价值的问题:“上起帝王,下穷匹庶,近则朝廷之士,远则山林之客,其于功也,名也。莫不汲汲焉,孜孜焉。夫如是者何哉?皆以图不朽之事也”。怎样才能称得上不朽呢?“盖书名竹帛而已。”谁来承担这个任务呢?史官!如果没有史官记史,那么历史人物的善恶是非全都无法区分,整个历史就会一片空白“向使世无竹帛,时阙史官,虽尧、舜之与桀、纣、伊、周之与莽、卓、夷、惠之与跖、蹻,商、冒之与曾、闵,俱一从物化。坟土未干,而善恶不分,妍媸永灭者矣。”有了史官记史,从个人角度而言,可事迹长存,可学问广博,可自我修养。“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从国家利益而言,史官记史关系到政治举措,“若乃《春秋》成而逆子惧,南史至而贼臣书。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其劝善惩恶也又如此。”所以最后结论是史官之工作对于个人和国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斯而言,则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缺之哉!故备陈其事,编之于后。”这里刘知几从人生的价值谈到史官工作的意义及存在的合理性,揭示了史官修史与封建学术及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重大关系。如果撇开封建立场而言,所论还是较系统、深刻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