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宋代的类书及其他资料汇编(4)

陈垣老说:“《册府》取材丰富,自上古至五代,按人事人物,分门编纂,概括全部‘十七史’。其所见史,又皆北宋以前古本,故可以校史,亦可补史。”(影印《册府元龟》序)他举例说,如《魏书》,南宋以来即有缺页,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其卷三八刘芳上书言乐事,引《魏书·乐志》仅一行,即注“原有阙页”;卢文弨的《群书拾补》亦说此页“无从考补”,仅从《通典》补得十六字,而《册府元龟》卷五六七竟有此页的全文。由此可见其价值之一斑。
    不过,《册府之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引文不注出处,这大概与取材不滥有关。尽管如此,不注出处,终将给使用本书的人带来不便。因为很明白,既便熟读“十七史”的人,也不可能把本书所引每一条材料都记那么清楚。此外,书中也还存在某些失误之处。如唐朝有两个上元年号,一是高宗李治的上元,一是肃宗李亨的上元,而本书卷九八○则把高宗的上元误作为肃宗的上元了。再如卷九六七说拓拔思恭为吐谷浑,则与《宋史·夏国传》、《新、旧唐书·党项传》不合,未详何据。《册府元龟》的失误,虽然还可举出一些,但所占比例毕竟不是很大,比起其它类书来,失误要少得多,这是应该指出的。同时,还应该指出,由于《册府元龟》引文不注出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的使用价值,可以设想,如果《册府》引文注明出处,《魏书》的那篇缺页便不会长久不被发现了,它从反面说明了辑编文献资料注明出处的重要性。
    (二)私人所修类书
    宋代私人所修类书,较有影响的有四部,这就是吴淑《事类赋注》、高承《事物纪原》、潘自牧《记纂渊海》和王应麟的《玉海》。
    吴淑的《事类赋注》是一部别开生面的类书,这部书共分天、岁时、地、宝货、乐、服用、什物、饮食、禽、兽、草木、果、鳞介、虫,凡十四部,每部分若干子目,如天部即分天、日、月、星、风、云等十二个子目,全书共有一百个这样的子目。这种分部和设子目的做法,都是和以前的类书相同的。以前的类书,在子目之下,就开始罗列有关资料,但吴淑的《事类赋注》却改变了这种做法,他先运用有关资料,为每一子目作一篇赋,再刚注的形式,把每句所含典故注出。质言之,《事类赋注》的做法是先为子目作一赋,再列出有关资料。由于《事类赋注》的子目一律都是天、地、日、月等一个字,故又称《一字题赋》。它与以前的类书有下列不同:①不再是单纯的罗列资料,而是采用了著述形式。②对资料已有所选择,只列与著述形式即赋有关的资料,不再列与赋无关的资料。③赋本身为运用历史资料提供了模式,可以仿效、学习,提高了类书的实用价值。④这种类书已不再是单纯的资料库,其赋亦有欣赏价值。吴淑说:“伏以类书之作,相沿颇多,盖无纲条,率难记诵。今综而成赋,则焕焉可观。”(《进注事类赋状》)正道出了其为赋的目的。
    本书原无注,淳化间进呈以后,“太宗嘉其精赡,因命注释之。”(边惇德:《事类赋序》)于是便成了现在这种形式。
    在《事类赋注》之后,北宋有影响的私修类书是高承的《事物纪原》,这也是一部独辟蹊径的类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事物纪原》二十卷,不著名氏。《中兴书目》:十卷,开封高承撰,元丰中人。凡二百七十事。今此书多十卷且数百事,当是后人广之耳。”可见此书到南宋时,已经人增广,已经不是高承原书的本来面貌,我们今天见到的《事物纪原》,就是这个增广本,但却已并为十卷,以合原书之数。
    本书共分“天此生植”、“经籍艺文”、“横行武列”、“农业陶渔”等五十五部,每部下设子目,全书共有一千七百六十六个子目。以上是《事物纪原》与以前类书相同之处,或者说是它们的“共性”。但子目之下,《事物纪原》既不泛泛地罗列资料,又不作赋,而是刻意探寻事物之始,也就是说,专门征引能够说明子目之始的材料。如卷一“天地生植部”的“日月”条,即引《帝王五运历年纪》说:“盘古死后,左目为日,右目为月。”又引《山海经》说:“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羲和者,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又引郭璞注云:“羲和,盖天地始生日月者也。”这些材料虽然看法(或者说观点)不同,但都旨在说明日月的起源。再如卷八“舟车帷幄部”的“寒食”条,亦征引了两种材料,一是陆《邺翙中记》说:“并州之俗,以冬至后一百三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乾粥食之,中国以为寒食。”一是《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二书说法不同,但都在说明寒食的本义及起源。本书征引材料的特点大体如此。从实际情况看,《事物纪原》已具备了现代词书的基本模式,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