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两次开馆,二十九位参修者均以白衣入局。散局时,有一多半不受官职,“固辞乞归”,尤以第一次散局时“乞归”者居多。明太祖在位期间虽以“严猛治国”、“重刑御下”著称,但此时他知道自己登极只有二、三年,政权尚未稳固,远未达到公开宣称“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 不为之过”(44)的程度。此时,多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对朱明政权尚处于观望之中。用“诛其身而没其家”的严酷手段无法扭转人心背向。“合作”的目的既已达到,就干脆送个人情,不论是否愿意出仕新朝,一律“赏赉优渥”。 两次散局,明太祖对参修诸人采取了留者欢迎,去者礼送,尽量挽留,决不勉强的原则,据载,第一次散局时,参修“诸儒并赐赉遣归”,而第二次散局时,“诸儒多授官”(45)。其原因是通过两次“合作”,使“山林隐逸”们对朱明政权的态度有了某种程度的改变,明太祖的拉笼收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详细考究,二十九位参修者,散局后史无记载的有张文海、黄篪、俞寅三人,“乞归”隐居的十七人,接受官职的九人。 陶凯授翰林应奉文字,傅恕授博野知县、张孟兼授国子监学录,高逊志入翰林,李汶授巴东知县,张宣授翰林编修,杜寅授歧宁卫知事,李懋授堂邑县丞。王錡官授何职,史载不详。但◆启有诗《送王检讨锜赴北平》写道:“半载同舍客京华,看遍龙河寺里花。才进史书朝日下,便纡官授去天涯。平芜(按:疑为“抚”字之误)远塞秋驱骑,衰柳遗宫晚噪鸦。莫道穷边成别久,待君归草玉堂麻”(46)。可见王锜被派到北平去担任一个处理公务文书的地方检讨官。 十七名“固辞乞归”的人中,真正放归的有十三人。曾鲁、徐尊生、高启和谢徽四人虽未强行授官,但仍被留在南京,二人参修礼书,二人被聘任内府教职。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八月,明太祖诏修礼书。“诏郡县举高洁博雅之士年四十以上者,礼送京师”(47)。其用意与诏修《元史》大体相同,一则制定礼仪,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再则借以笼络收买知识分子,扩大朱明皇朝的统治基础。被聘入局者均为“年高望重”、在海内缙绅士大夫和东南才俊中有较大影响的著名学者。礼局开设时,适逢第一次史局解散,曾鲁、徐尊生二人被留下,以布衣入局修礼书。曾、徐二人是宋濂好友,由宋濂举荐被征入史局。他二人被聘入礼局,大约也是宋濂举荐的结果。同年十二月,礼书尚未修成,曾鲁就被授以礼部主事。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二月超擢为礼部侍郎,十二月因病致仕,卒于归家的途中。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九月,礼书修成,赐名《大明集礼》。参修诸人有的授官,有的辞归。徐尊生以“宿疾”为由,辞归家乡。 高启和谢徽被聘“以布衣入内府教胄子”,到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二月同被授以翰林编修,“复命教诸王”。秋季,擢高启为户部侍郎、谢徽为吏部郎中,二人固辞不受,同被“放归”家中。 经过两次“合作”,虽使参修诸人对朱明政权的态度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转变。但还不可能产生彻底的转变,有些人仍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诗人贝琼在散局辞归时作诗写道:“昨夜归心已到吴,秋风相趣理荒芜。蓬蒿一亩杨雄宅。桑柘千家范蠡湖。但觅丹砂扶老病,哪能白发事驱驰。题诗为谢京华客, 秦驻山头一腐儒”(48)。这首诗写出了多数参修者的心境,他们纷纷表示“野鹤终去人,疲牛岂胜驾。寄语谢所亲,吾今老林下”(49)。不愿意参加明朝政权,坚决要求归隐田园。 到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底,明朝已统一了西南、西北、辽东。元顺帝死于漠北,其残余势力进一步削弱。全国大一统的局面已基本形成。随着各项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封建统治秩序不断恢复和加强,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朱明皇朝的统治逐渐得到稳固。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对明朝政权的抵触情绪逐步减弱,纷纷出仕。离开史馆归家隐居的十三人,在礼聘之下,也陆续出仕了。谢徽和贝琼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三月起为国子助教。谢徽卒于官,贝琼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年老致仕,卒于家中。傅著授常熟教谕,历山西潞安知府,卒于任上。王彝大约也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被召入翰林。有人虽不愿正式受职,但却同意以布衣身份受朝廷之命出来做事。宋僖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以布衣与太子正字桂彦良一同主持了福建乡试(50)。同年九月,明廷开局修纂《大明日历》,记述明太祖自临濠起兵及渡江以来的征讨平定之迹和礼乐治道之详。朱右、朱廉、赵壎和修完《大明集礼》辞归家中的徐尊生又被聘以布衣入局参修。如果说,参修《元史》时入局者在很大程度上有被迫心理,在文字史料之间寄托了对故元政权的情思,而参修《大明日历》则完全是歌颂朱元璋推翻元室、建立新朝的历史“功劳”了。朱右等人能够应聘入局,说明这些“山林隐逸”对明朝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感情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大明日历》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五月修成。散局之前,朱右、朱廉、赵壎三人就接受了翰林编修的官职,后又分别改为晋、楚和靖江王府的长史,先后卒于官任或致仕后卒于家中。只有徐尊生散局辞归家中,但到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又被荐授翰林应奉文字,后因病致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