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到英国哲学家罗素,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惊叹中华文化几千年发展不衰的生存能力。令西方哲人迷惑不解的文化内核何在?在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延绵不辍的爱国主义文化传统。 作为一种伦理格律,爱国主义受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每个成员的认同和遵守,爱国主义观念和情操浸润到每一个中华子民的心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权,总是通过特定的社会渠道提倡爱国主义观念,鼓励人们去努力践行这种观念,并给予表彰。爱国主义就是通过伦理格律和社会意识形态这两种文化形态,在中华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强劲地伸展着,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子民。 当然,作为伦理格律的爱国主义也好,抑或是意识形态的爱国主义也罢,它的存在,首先是历史的,即是说,爱国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联系的历史内涵,它是任何社会历史时代的产物;其次是它的社会性,它具有社会内涵的具体性和社会实践性,因而它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便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在其历史发展中,具有内在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爱国主义,从宏观上把握爱国主义这一文化内容,应该从爱国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勾勒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轨迹。 一、爱国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爱国主义观念的产生,并得到中华民族所认同,首先寄生于一定的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不仅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所赖以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而且也是民族文化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们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是最原始、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而这种思想情感,它总是基于具体的历史地理条件。因此,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的特定的地理条件与经济生活内涵,决定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方式。 中华始祖是一个农业民族。他们首先在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定居并繁衍起来,以农业作为经济生活方式。他们所处的地理条件,独得东亚大陆之地理优势:东南口衔沧海,北接大漠草原,西南横亘青藏高原,四面屏障,地理环境颇具特征;其地理位置处于亚热带、暖温带,三面封闭、气候温湿,地理环境较为单一;其核心位置是人们贯常所称的中原,这里气候宜人,雨量充分,土地肥沃。适应于中原地区土壤、气候、水利资源的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以村寨自然群落为依托,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组织,这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重要部分。这种原发内生型农耕经济,自有其特殊之点。农民固着在小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起居有时;春种夏华,秋实冬藏,劳作不已,耕种有时。与特定的地理条件与小农经济内涵相适应,农民形成了安土重迁的牢固观念。这既与小农经济的切身利害相联系,又得到统治者的倡导。因此,安土重迁,重农轻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周礼·系辞》说:“安土敬乎仁,故能爱。”《礼记·哀公问》也说:“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安土重迁,是重农轻商的思想前提。安土重迁,能够培植人们对土地、家园的热爱,对农业(本业)的炽爱,这正所谓:“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1〕安土重迁,以农为本,才能使农民建立“恒产”, 而后牢固地树立对国家的“恒心”〔2〕。这种恒心, 当然包括对朝廷的忠心和对祖国的热爱。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有着顽强的再生机制,具有适应地理条件而蔓延的功能,它一再伴随着中国古代历史上巨大的、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农民起义、北方游牧民族南进)而再现出来。小农经济从最早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向南向北展开,构筑了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造就了为马克思所惊叹的历史奇观:“这些自给自足的公社,不断地按照同一形式把自己再生出来,当它们遭到破坏时,会在同一地点,以同一名称再建立起来。”〔3 〕稳定的农耕经济组织,造就了稳定的社会生活。 相对固定的生活区域,涵纳了山川的美好;相对稳定的经济生活,映现了社会生活的优裕;相对优越的地理条件,唤起了人们对美的追求。这些,怎能不唤发人们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怎能不油然而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壮丽的山河,秀美的家园,悠久的历史文化,尽展中华特色的风彩,怎能不让人自豪?!在中华民族生活的热土上,既可饱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黄河豪迈,又可陶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长江韵致;既可领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又可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安详,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的中华子民,不禁油然而生对家园的眷怀,对祖国山河的依恋,对国家的拳拳之忠:“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也难怪鲁迅先生满腔热血,高吟“我以我血荐轩辕”;难怪郭沫若抒发“眷念祖国的情绪”。祖国太美了,每个中华子民都感到无比自豪,都有无限的热爱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