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中华爱国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5)

在近代,中国人民对亡国灭种的切深感爱与对救亡求强的理性思考密切联系,交相激扬,使近代爱国主义洋溢浓郁的时代精神,充满了挽救危亡,发展国家的丰富内涵。这种爱国主义情感与思想既是对中国爱国主义文化传统的继承,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光大。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主题赋予了爱国主义以丰富而崭新的思想内涵。因此,爱国主义的旗帜,爱国主义的文化内涵,便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社会运动变迁、一切社会思潮兴替、一切伟大历史人物成长的主要标志和本质特征。
    首先,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为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斗争所激扬,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
    在近代社会,国家权力为清政府所控制。而清政府又在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下,成为“洋人的朝廷”。因此,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斗争是由农民阶级和新登上历史舞台的资产阶级来实践的。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一度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主力。他们捍卫民族独立、领土完整所进行的英勇斗争,有力地延缓了帝国主义列强征服中国的进程,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在洋务运动后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国资产阶级,也曾经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海、救亡图存的重要力量。他们高呼“变则通,通得久,通则存”(康有为、梁启超语),号召“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诗),惊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孙中山语),曾经震撼了亿万中华子民的心田。戊戌变法,六君子的头颅;辛亥革命,七十二烈士的鲜血,都曾是中华爱国主义的祭典!
    其次,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为关切民族、国家的发展命运、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所激扬。向西方学习,走富民强国之路;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曾是多少志士仁人的追求!中国近代探求国家发展、民族兴盛之路的伟大实践,为爱国主义增添了巨大的感召力。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哪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19〕为探寻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先进的中国人呕心呖血,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上演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活剧。魏源率先走出中世纪,探求中弱西盛之理。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起来,必须学习和掌握西方先进的技术,发展生产:“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富国强兵,不在一举乎!”〔20〕洪秀全从西方请来“上帝”,以求“斩邪留正解民悬”。洋务派们认为挽救积贫积弱的危局,“莫如自强为先”,取坚船利炮之法,致力于发展本国工业;维新派设计了中国走君主立宪制道路的纲领,并不惜为之流血奋斗;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中国设计了民主共和的方案,为之前仆后继,殊死搏斗。总之,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谋求中国发展的伟大爱国主义实践,在中华爱国主义文化承续的足迹中,打下了深重的烙印。在今天,每一个中国人回顾它,审视它,不能不为之动容,肃然起敬。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工人阶段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人谋求民族解放、国家发展的面貌为之一新。从此,爱国主义便同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中华爱国主义又以崭新的面貌、全新的内容、雄建的发展态势,展现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便是新时代的最强音。
    注释:
    〔1〕《史记·文帝本纪》。
    〔2〕《孟子·滕文公上》。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页。
    〔4〕《国语·吴语》。
    〔5〕《论语·宪问》
    〔6〕《史记·楚世家》、《公羊传·成公八年》、 《春秋繁露·第三》。
    〔7〕《孟子·滕文公上》。
    〔8〕《黄书·原极弟一》。
    〔9〕参见拙文《爱国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光明日报》1994年11月21日。
    〔10〕《论语·为政》。
    〔11〕《论语·学而》。
    〔12〕《论语·微子》。
    〔13〕《论语·八佾》。
    〔14〕《论语·卫灵公》。
    〔15〕《汉书·苏武传》。
    〔16〕《晋书·祖逖传》。
    〔17〕《新唐书·颜杲卿传》。
    〔18〕[日]依田熹家:《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中译本,198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9〕《毛泽东选集》第4卷,1991年版,第1469页。
    〔20〕《圣武论·道光洋艘征抚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