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要不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如何指导?这一命题,早在“五四”前后李大钊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便开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犀利武器观察和处理社会历史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史学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边学习,一边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史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人所周知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史学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史学的尊严曾经遭受到严重的损害,其所搞乱的理论是非,尽管已经长时间清理,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至今还有待进一步辩明。有鉴于此,拙文略陈管见如下: 一、历史的“迷宫” 有人认为:历史学是一门具体科学,排比史料是其根本任务,有没有必要有一个理论指导;如有必要,是否需要由马克思主义指导?事实上,历史学从来是有理论观点作指导的,脱离理论观点的史学是不存在的。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史学典籍之完整性、连续性以及体裁之多样性,为世界上所仅见,以致于欧洲的哲学史家黑格尔亦为之赞叹不己,他说:“中国‘历史学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尤其使人惊叹的,便是他们历史著作的精细正确。因为在中国,历史家的位置是被列入最高级的公卿之中的。大臣二名常常追随在天子的左右,他们的职务便是记录天子的一言一行,历史家研究了这些记录而加之运用。”①中国丰富的历史典籍,无论是正史、实录,还是别史、杂史或地方志,其字里行间都反映出一定的历史观点。例如: 循环史观:战国后期风靡一时的五德终始说,以木、金、火、水、土五行相德为次序,来解释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之更迭;而汉初又以黑、白、赤三统为序,以解释朝代之兴亡。司马迁是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治史目标试图实现“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用今人的语言说,他要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但是,抱负是一回事,能否实现自己的抱负又是一回事,且看《史记·天官书》中的一段表述:“夫天运,三十年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显然,他仍然没有跳出历史循环论的窠臼。所谓“三王之道循环,终而复始”②。在司马迁看来,夏、商、周到秦、汉,不过是相继因袭,周而复始,不断地回到原来的起点。即一治一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天命史观: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神学观来论证朝代之兴亡更迭以及国政之得失。“至诚之道,可以知前,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③。把国家之兴亡、治乱得失,与所谓的“祯祥”、“妖孽”捆绑在一起,《汉书》的《五行志》、《天文志》和《律历志》把朝代之兴衰看作是受神的意志支配的。使人对历史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扑朔迷离的神秘之感。历代农民起义也没有摆脱这种天命史观,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自称上过高天,见到了皇上帝,皇上帝赐给他宝剑、金玺,封他为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令他下凡。杨秀清对外国人说:“我主天王是上帝亲子,天兄胞弟,为天下万国太平真主,是天父上主皇上帝所立,既救世主天兄耶稣所立。”④洪仁玕说:“天王大道君王全,非自称,非人称,又非古书(称),实天父真命封为天王也。”⑤ 英雄史观:二十六史是以帝王将相为记述中心的,皇帝为天下臣民之父,臣民则为皇帝的家奴。这样一姓一氏之家天下,一切历史事件都是围绕皇帝这一个“轴心”而转动的,所以“本纪”,是在皇帝名下记载政治、经济、文化、災異等各类事件,这不仅是个体裁问题,反映了一种史学思想。在封建时代,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是封建王朝治乱得失、存亡兴衰的主宰者。梁启超也是英雄史观的赞成者和宣扬者,他说:“罗素曾说:‘一部世界史,试将其中十余人抽出,恐局面或将全变’,此论吾侪不能不认为确含一部分真理。试思中国全部历史如失一孔子,失一秦始皇,失一汉武帝,……其局面何如呢?如佛学界失一道安,失一智颠,失一玄奘,失一慧能;宋明思想界失一朱熹,失一陆九渊,失一王守仁;清代思想界失一顾炎武,失一戴震,其局面又当何如呢?”⑥他的结论是:“世界者何,豪杰而已矣,舍豪杰则无有世界。”⑦ 女祸史观,即妇女祸国论:某某王朝之所以亡,是因为皇帝听了某某后妃的话,妇女出了坏主意,导致一言丧邦。桀亡于妹喜,纣亡于妲己,幽王亡于褒姒,等等。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因为实权掌在妇女手上,“妇女之性情多偏于保守,慈禧幼读诗书,严于夷夏之防”,对于变法,毫无了解同情之心。⑧ 仅以上例举的历史观,都不能科学地解释历史,更谈不上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连不是唯物史观的梁启超都痛感旧史学弊端丛生,存在着四弊、二病、三恶果。四弊是:一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家谱而已;二是,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本纪、列传,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含无数墓志铭而成者耳;三是,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是,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至此事何以生,远因近因何在,莫能言也。二病是:能铺叙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三恶果是;难读,浩如烟海;难别择,有用或无用;无感触。⑨梁氏所指出的旧史学弊端不无道理,但还没从根本上揭示产生弊端的根本原因,乃是缺乏科学的历史观。列宁指出以往的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⑩这两个主要缺点,集中暴露出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要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