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文献及其整理,文献起源之久远、种类之众多、数量之浩广、整理 之频繁,蔚为大观。自孔子整理图书,由此产生了关于文献及其整理的专门学问--文 献学。然而中国文献学的源流甚为复杂,大而论之,有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之分, 笔者已作过专题研究①(注:笔者在武汉大学修博士课程《文献学研究》时专门研究古 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揭示了现代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的关系,阐明了现代文献学的 各流派。其研究成果分系列论文发表,如《关于文献学体系的来源-文献学理论研究之 一》载《河南图书馆学刊》1995年第1期、《关于文献学体系的研究法-文献学理论研 究之二》载《河南图书馆学刊》1996年第1期、《科学体系中的文献学-文献学理论研 究之三》载《河南图书馆学刊》1997年第1期。)。具体来说,古典文献学较现代文献学 复杂,由于古典文献学之中门派交叉较多,学科争议不断,理清其源流本末,还需要作 专门研究。 一、校雠目录皆文献学论 中国“文献学”最早由郑鹤声、郑鹤春于1928年正式提出。郑氏二兄弟1928年写成、1 933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概要》,从“文献”二字义去解释“文献学”:“结集翻译 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刷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谓之文献学。”此后,“ 文献学”被广泛接受,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纷纷问世,并成为当代包举图书、期刊 各类文献以及文献整理各项活动之科学。 中国古代没有“文献学”的概念,学术界探寻与文献学相对应的学科术语,乃有校雠 即文献学论。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说:“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 于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在过去称之为校雠学家。所以校雠学无异成了文献学的 别名。凡是有关整理、编纂、注释古典文献的工作,都由校雠学家担负了起来。假若没 有历代校雠家们的辛勤劳动,尽管文献资料堆积成山,学者们也是无法去阅读、去探索 的”[1](P4)。范家永也说:“在我国古代,没有专门文献学和文献学家这一名称。但 是,校雠学家负责有关整理、编纂、注释、校勘古典文献的工作,因此,校雠学实际上 就是文献学的别名,校雠学家也就是文献学家”[2]。 之所以用校雠等同于文献学,是将“校雠”包举了与文献有关的校勘、目录、版本、 编纂等各项活动。然而,“校雠”的本义并非如此。“校雠”一词最早见于《别录》, 刘向解释为“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 家相对为雠。”②(注:来新夏:《古典目录学》(中华书局,1991年3月),第13页引文 “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 梁萧统:《昭明文选·魏都赋》注,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一八“读书 ”作“读折”)。而乔好勤编著的《中国目录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49 页引文“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 ,故曰雠也。”(《文选·魏都赋》注引《别录》))其“校雠”本义是校勘文字篇卷, 只是刘向整理图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宋以后,“校雠”含义才不断扩大,郑樵《通志 ·校雠略》扩大了刘向“雠校”范畴,如钱亚新所言“郑樵所取之义,则较为广泛。举 凡设官专守,蒐集图书,辨别真伪,校订误谬,确定类例,详究编次,设法流 传等,均包括在内。因此,所谓校雠略,就是研究与图书有密切关系的各种学问的纲要 ”[3]。如果以校雠等同文献学,那么宋以前除“校雠”以外的其它文献整理活动就被 排斥在文献学之外。因此,校雠只是古典文献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宋以前与“校雠(校勘)”相应的“目录”是文献整理的重要环节。汉刘歆《七略》中 有“《尚书》有青丝编目录”,班固在《汉书叙传》中也说“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 著目录,略序洪烈,述《艺文志》第十”。向歆父子整理文献,先有校雠,后有目录, 其文献学既包括校雠,也包括了目录。 校雠学与目录学均产生于西汉向歆父子。章学诚《校雠通义》说:“校雠之义,盖自 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 ,不足与此。”朱一新也说:“刘中垒父子成《七略》一书,为后世校雠之祖。”[4] 龚自珍说:“中垒以降,校雠事兴。”[5]容肇祖说:“中国目录学的功夫,始于汉刘 向刘歆父子的《七略》。”[6]刘纪泽说:“目录之学,启自西京,子政撰《别录》于 前,子骏成《七略》于后。”[7]因此可以说,向歆父子既是校雠学之父,也是目录学 之父。如果说西汉是中国文献学的奠基,那么校雠与目录就是两块沾连的奠基石。进一 步溯源,可上溯到孔子的文献整理,余嘉锡有言:“目录之学,由来尚矣!《诗》、《 书》之序,即其萌芽。及汉世刘向、刘歆奉诏校书,撰为《七略》《别录》,而其体裁 遂以完备。”[8]从孔子整理六经开始到西汉征集图书、整理图书的活动,形成了搜罗 异本、比勘文字、汇编目录三者为一体的文献学,校雠学、目录学由此而生。而校雠与 目录的活动可再往上溯,孔子的七世祖周末宋国大夫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 ,被称为从事校书之开端①(注:张舜徽《中国文献学》第83页:“…校商之名《颂》 十二篇于周太师,……这便是我国历史上从事校书的开端”。王欣夫《文献学讲义》第 282页:“最早的校雠家正考父”标题下“……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 他是校勘事业的发端者”。)。“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隋书经籍 志》),目录活动可推至殷商时。但仅知有此事,不见理论或方法,不能作学科之始。 如是,中国文献学起源于春秋时期,孔子应是中国文献学的鼻祖。 据此,笔者提出校雠学是古代的文献学,目录学也是古代的文献学,单将校雠等同于 文献学是不全面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