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论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流派(2)

二、从校雠目录之争看文献学的流派
    校雠目录之争始于清代,其争论的焦点在于目录学的肯定与否定。清初学者全祖望在 《丛书楼书目序》中贬低目录学说:“今世有所谓书目之学者矣。记其撰人之时代,分 帙之簿翻,以资□给。即其有得于此者,亦不过以为桪捺獭祭之用。”[9]至乾嘉时, 章学诚公然否定目录学。《章氏遗书·外篇》卷一“信摭”说:“世之论校雠者,惟争 辩于行墨字句之间,不复知有渊源流别矣。近人不得其说,而于古书有篇卷参差,叙例 同异,当考辩者,乃谓古人别有目录之学,真属诧闻!且摇曳作态以出之,言或人不解 ,向伊书止求其义理足矣,目录无关文义,何必讲求?彼则笑而不言。真是贫儿卖弄家 私,不值一笑矣。”他提倡校雠,否认目录学的存在,实质上是扬校雠学而抑目录学。
    到近现代,仍有人著书立校雠说,杜定友著《校雠新义》,持“中国无目录学论”, 即“我国古来之言目录学者,既无专书,又无定则,是我国无目录学之研究也”,又说 “中国无目录学者,盖言有古之目录学,而无今之目录学也”。
    张舜徽先生曾极力推崇章学诚的思想,反对目录学自立成学。他对于校雠学的论述颇 多,但对于校雠学与目录学的关系论述前后矛盾。1945年《广校雠略》说“夫目录既由 校雠而来,则称举大名,自足统其小号,自向、歆父子而后,惟郑樵、章学诚深通斯旨 ,故郑氏为书以明群籍类例,章氏为书以辨章学术流别,但以校雠标目,而不取目录之 名,最为能见其大”,认为目录不能称之为学,只能包含在校雠学中。50年代,他在《 论宋代学者治学的博大气象及替后世学术界所开辟的新途径》(《中国史论文集》,湖 北人民出版社,1956)一文中又多次提到宋代有目录学、目录学家,说“宋代学者不独 把目录学肯定为一种专门学问,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了大的成就,创辟了新的途径”。“ 从来研究目录学的人们,莫不奉‘汉书艺文志’为不祧之祖。”到70年代又一次否认目 录学的存在,《中国校雠学叙论》(《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重复了《广校雠 略》的看法。笔者曾撰文把张先生的观点与章学诚、杜定友的观点联系起来,颇觉有共 同之处,这就是承认有目录学事,却不承认有目录学之名[10]。
    针对目录学被否定,目录学者一方面大肆鼓吹目录学,另一方面把校雠纳入目录学。 梁启超不仅编有书目,还指出“著书足以备读者之顾问,实目录学家之职务也”[11]。 姚名达说:“目录学之成词,始见于清乾隆间王鸣盛之《十七史商榷》。其在古代,则 与校雠学形成二位一体,名实近似,缭绕不清。”[12]刘咸炘说:“所谓目录学者, 古称校雠学,以部次书籍为职,而书本真伪及其名目、篇卷亦归考定。”[13]
    主张校雠与主张目录者各执一是,兹分析如下。
    其一,章学诚之所以贬低目录学,是因为到了清代,目录学一时成为“显学”,学者 无不涉其藩篱,有关版本、考证、目录之书大量问世。“乾嘉以后一般学者,不但使目 录学之名脱离校雠学而独立,简直是不承认校雠之可以为学,因而章学诚便在他的《信 摭》内扯出了反对的旗帜。”[14]这恰恰说明,到了清代,目录学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 象,而校雠学因为校勘学、版本学等独立成学,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学科地位,且有被社 会所抛弃的可能(后果被文献学所替代)。这就使主张校雠者竭力否定目录学来保全校雠 学,主张目录学者为发扬目录学而鼓吹目录学的作用,如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 榷》中就称“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其二,主张目录不能成学,张舜徽先生之论据是:“目录、版本、校勘皆校雠学家事 也……后世为流略之学者,多不识校雠而好言目录,此大谬也。稽之古初,因校书而叙 目录,自刘略、荀簿、王志、阮录,靡不皆然,盖举其学斯为校雠,论其书则曰目录, 二者相因犹训诂之与传注。训诂者,其学也;传注者,其书也。目录而可自立为学,将 传注笺解义疏之流亦可别自为学乎?”①(注:张舜徽《校雠名义及封域论·论目录版本 校勘皆校雠之事》,见《广校雠略》卷一。张氏《中国校雠学叙论》(《华中师院学报 》1979年第1期)重申其说。)承认校雠目录之关联,但却认为前重后轻,前大后小,前 为学,后只能是书,既是站在校雠学之立场上,又是来源于对目录学的误解。
    其三,主张目录学一派,或以目录与校雠一体;或以目录区别校雠,没有给校雠以确 切的认识。姚名达误认为章学诚的校雠学就是目录学,其《中国目录学史》说“学诚之 意,直不承认有所谓目录学,而欲以校雠学包举之。实则学诚之所谓校雠学,正吾人亟 应提倡之真正目录学,而其所鄙薄之目录学,却又相当于狭义的校雠学--校勘学也” 。其实,这并不是章氏本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