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尔班是最早表露了历史的实用主义倾向的代表者,他说:“一个事件只有当它凭借它的个别意义而直接地与价值发生关系的时候,才成为历史事件。”(36)美国现在主义史学家李德(1881-?)出任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时在他的演说中讲道:“在选择、排和强调他的事实和强调他的事实材料时,他按照自己心中的某种图式(某种他认为对社会有利的概念)进行工作的。”(37)杜威从有用即真理实用主义原则出发,说对当前有着最重要的意义的历史才是历史。实用主义的门徒、我国的胡适,说历史如同一百个铜钱可以任人摆弄,其实质都是否认历史的客观性,用“有奶便是娘”的资产阶级的实用观点对抗历史的规律性的存在。 D、历史的主观唯心主义资产阶级现代哲学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从右的方面发展了黑格尔和康德,即,从康德的二元论滑向唯心主义,资产阶级的现代史学理论便是在上述转化的决定和制约下发展起来的。克罗齐在抛却了以“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马克思语)的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之后,将人的主观精神升入了至高无尚的宝座,他提出了“精神即历史”露骨的主观唯心主义说教,并且导向了历史的直觉主义,他声称:“历史在直觉原质中找到自己素材,所以历史经常是一种叙述,虽然在历史的基础上有理论和体系,但它从来不会是理论和体系。”(38)狄尔泰(1833-1911)把客观的历史存在,歪曲为主观的理解和体验,他说科学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科学,一种是精神科学,而历史便属于精神科学,精神科学的本质即是他所说的:“在精神科学中,每一抽象原理,归根到底都通过与精神生活的联系获得自己的论证,而这种联系是在体验和理解中获得的。”(39)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德把历史分为“记载的历史”(history as record)和“事实历史”(history as actuality)。 他认为,事实的历史成为过去,而后人所见到的只是“记载的历史”,“记载的历史”便只不过是“现代人思想中的过去”,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历史“是一种主观上的决定,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发现。”(40)现在主义者贝克尔所唱的调子和比尔德几乎没有什么分别,他直率地写道:“历史不存在于什么地方”历史在某些人的头脑里”(41)他在《客观态度和历史著述》一文中说:“历史‘事实’没有史学家的创造便不存在,而每一个所创造的历史事实必然加进了个人的某些经验。”(42)他还在《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演说中给历史下了这样的定义:“(历史)只存在于我们所肯定并且保持记忆的意识的系列中。”(43)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1883-1969),同样典型的代表了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应当到“人的存在的内心世界中去寻找”(44)美国哲学家罗素(1872-1970)在他写的《自由与组织》以及晚年所写的《论历》等文中,所宣扬的便是主观主义的历史学,说历史是随心所欲的产物。历史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不外是贝克莱(1684-1753)哲学思想在历史学领域内的反映,或者说是贝克莱思想的历史版,我们只需把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这一著名公式:“Esse=percipi”,换成:“历史=被感知”,就找到了上述历史的主观唯心论者全部理论建立的基础和出发点。 E、历史的唯意志论历史的唯意志论是历史主观唯心主义走向彻底化和极端化的产物,它是历史主观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历史的唯意志论是尼采(1844-1900)的权力意志哲学和柏格森(1859-1941)的生命哲学在历史学领域内的直接体现。历史的唯意志论是由两个部分所组成,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它的基础,尼采的权力意志构成它的主体。 唯意志论建立的基础是生命哲学的“生命力”、“生命的渴求”和“生命的冲动”,它把人从社会关系中抽走,还原为纯粹生物性的自然人,然后又把人从生物的进化规律(达尔文规律)中抽走,把人置放在神秘主义的“生命力”的襁褓之中。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把人和产生人的自然环境割裂开来,把人和它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割裂开来,既否定人的进化的生物规律,又否定人的发展的社会规律,无限夸大生命力的作用,然后以被夸大了的生命力作为认识历史和解释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斯宾格勒名噪一时的巨著《西方的没落》,便是柏格森生命哲学历史观指导下的生动的实践,他把人类历史分为八种各自独立的文化形态,作为这八种文化形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生物性生命力,作为它们发展的过程和运动的形式是生命的青春、壮年、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发展机制。斯宾格勒认为除西欧文化外,其它七种文化都已灭亡,唯独剩下西欧文化。但它也已频临衰亡之境,为了挽救它,便需点燃起对生命渴求的意志之火。然而,点燃这火的正是希特勒,斯宾格勒之成为法西斯纳粹的权威理论家,当然不是偶然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