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王国维的汉晋木简研究(3)

三、汉晋木简研究与“二重证据法”的形成之关系
    王国维的治学历程,按照徐中舒的说法:“大抵先生为学次第,可分四期:二十二岁 以前,居海宁本籍,治举子业,兼治骈散文,是为第一期;二十二岁以后,旅居上海、 武昌、通州、苏州,八、九年间,先治东西文字,继治西洋哲学、文学,年壮气盛,少 所许与。顾独好叔本华,尝借其言,以抨击儒家之学,为论至廉悍,其后亦治诗词,于 词尤自负在北宋诸家之间,南宋以下不足论矣,是为第二期;三十一至三十六,五年之 间,居北京,专治词曲,标自然、意境二义。其说极透彻精辟,在我国文学史认识通俗 文学之价值,当自先生始,是为第三期;三十六岁以后,随罗氏居东京,尽弃前学,专 治经史。盖先生此时为学,已入自创时代,故虽由西洋学说以返求于我国经典,而卒能 不为经典所束缚。此时学术最大之新发见有五:一曰殷墟甲骨文字;二曰敦煌塞上及西 域各地之简牍;三曰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四曰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五曰 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物既需人而明,人亦需物而彰。而先生适当其时而治其学,于 是先生经史之学,遂成从古未有之盛,是为第四期。”[5](P198-199)这里所说的第四 期,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后,罗振玉、王国维流亡日本的那段时间。脱离了政治中心的 罗振玉,在大量收集古器物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编撰、校勘、印行。在罗的影响下, 王国维开始从哲学、文学、戏曲之学,转而钻研经史、小学、金石、音韵、甲骨等文献 古籍和出土文物资料。关于这一转变,罗振玉在《<观堂集林>·序》中回忆说:“辛亥 之变,君复与余航海居日本,自是始尽弃前学,专治经史,日读注疏尽数卷,又旁治古 文字声韵之学。甲寅,君与余共考释流沙坠简,余考殷墟文字,亦颇采君说。”[8]从 此,正式形成了“罗王之学”(注:罗、王之学的内容,陈梦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熟悉古代典籍;(2)并承受有清一代考据小学音韵等治学工具;(3)以此整理地下 的新材料;(4)结合古地理的研究;(5)以二重证据治史学经学;(6)完成史料之整理与 历史记载之修正的任务。”(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50 页。),这是在传统金石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突破。传统金石学研究仅以零星出土 的古代铜器和石刻为研究对象,偏重于著录和考定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之目的, 范围狭窄,内容有限。这种局限,到了乾嘉学者那里稍有改变。如钱大昕运用文字证史 ,开创金石文字与文献相结合研究之先河。钱氏严密精良的考证方法,如实事求是、无 征不信、广参互证、追根穷源、讲求义例和逻辑等,都对王国维的治学产生了直接影响 。他在承袭乾嘉考证学派的基础上,把碑刻文字扩大到甲骨文、金文,并与历史文献互 证,运用得更自觉、更有时代性、科学性,因而能够超越前贤,取得卓越的成就。
    如前所述,王国维学术路径之奠立,实从他1912年侨居日本开始。他在日记中说:“ 此四年中生活,在一生中最为简单,惟学问则变化滋甚。”[12](P140)而以1914年考释 汉晋木简为转机,确定了他后半生的治学方向。现将王国维东渡日本之后的研究成果列 表于下:
    1912年 始读清小学书,撰《简牍检署考》。
    1913年 圈注段玉裁注《说文》,作《明堂寝庙通考》、辑《齐鲁封泥集存》并作序。
    1914年 与罗振玉合撰《流沙坠简》并为之作序、草《宋代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并作序,校写罗氏《殷墟书契考释》并作序和后序。
    1915年 撰《殷墟书契前编》释文,作《洛诰解》、《鬼方昆夷猃狁考》、《三代地理小记》、《胡服考》、《古礼器略说》、《生霸死霸考》。
    1916年 撰成《史籀篇疏证》及序、《毛公鼎考释》并序、《汉代古文考》、《魏石经考》、《汉魏博士考》。
    1917年 作《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太史公年谱》、《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及序、《殷周制度论》。
    1918年 抄毕并校定《唐写本唐韵残卷校记》,作《重辑苍颉篇》及自序。
    1919年 写《殷墟书契后编》上卷释文,撰《西胡考》(上、下)及《续考》,为蒋汝藻编藏书志。
    1920年 继续编藏书志,并校阅多种古籍,作《敦煌发现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
    1921年 集成《观堂集林》二十卷刊行,撰《唐写本切韵残卷跋》。
    1922年 撰《两浙古刊本考》及序,并校《水经注》、《蒙古秘史》。
    1923年 撰《殷墟书契考释序》、《魏石经续考》。
    1924年 作《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散氏盘考释》及跋、《金文编序》。
    1925年 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讲《古史新证》,作《鞑靼考》及年表。
    1926年 发表《长春真人西游记注序》,刊印《蒙古史料四种校注》。
    1927年 撰《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考》、《金界壕考》、《水经注笺跋》,6月2日,自沉于昆明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