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杨春宇:文明的多重普遍性:社会学本土化的主体、方式与对象(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00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杨春宇 参加讨论
二、本土化的方式:多重普遍性而非零和博弈 社会学的实证论系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发展而来,企图用把握自然现象的方法来调查社会现象,但社会有不同于自然的一面,“社会事实”并不仅仅呈现为数字和现象。由于人类拥有自由意志,拥有使用象征符号建构精神世界的能力,社会除了是一个按制度运转的实体之外,更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 复数的文明对于社会学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能在同样一个社会中,看到不同的“事实”,而不仅仅被某个文明所制约。我们可以举宗教研究为例说明这一点。 一般而言,基督教重视教会制度,而中国的“教化”则注重道德和秩序,组织外形可聚可散,非常灵活。然而美国历史学者芮沃寿恰恰在中国的南北朝时代捕捉到了中国宗教的另外一重事实。这一时期的佛教拥有人数众多的僧团,大量的财富和寺产,内部有着严密的戒律和制度,与皇权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和张力。这一敏锐观察正得益于西方学者对于“宗教”的特殊理解。 与此同时,基督教在西方的存在形态却日趋多样化。受到非西方宗教和世俗化的影响,许多新的教派采取了灵修中心、学习小组甚至健身班这样松散的组织。一些较为传统的教派信众日减,受到很大冲击。 当我们谈论本土化与西方化时,目的并不是要用一种特殊性来对抗普遍性,与西方进行一种零和博弈,而是要用另一种普遍性来补充原有的普遍性,帮助社会学从西方文明的单一视角走出来,成为真正博大精深的学问。中国文化的一些特有概念,例如“人情”“关系”“清静”“太平”等等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土,而是可以成为我们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有力工具。正如西方的“阶层”“市场”等视角已经在中国获得的成功那样。知识成果与军事实力以及物质财富不同,诸普遍性之间完全可以是一种相互竞争而非彼此取代的关系。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不单是中国学界的契机,也应该成为社会学追求自我更新,提出更有解释力的新理论的契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