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冲: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构建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2:11:13 《内蒙古社会科学》(呼和 王冲 参加讨论
(一)谚语文化的发展状态对义类体系的包容性及周遍性的需求 各民族谚语数不胜数,然而,通过对以往谚语辞书所收谚语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谚语收录方面,不全面、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弊病。首先,从谚语收集的数量看,汉族谚语的数量远多于少数民族谚语;从收集到的谚书看,有关汉民族的谚语辞书居多,专门收录少数民族谚语的辞书较少。从整体上看,汉族谚语收录较全面,少数民族谚语多为精编版,出版的谚语书籍大多只收录关于某个民族的最多几千条谚语,收录不够全面。例如,《中国谚语集成》在收录少数民族谚语时按照地域进行划分,其收录的少数民族谚语屈指可数,而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少数民族谚语辞书最多的也不过几千条。 对于此类问题的出现,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从历史渊源看,黄帝时期汉族先人——华夏族就已经存在。5000年来,汉族的发展从未间断,因此,汉族文化能够在历史演进中延续至今。而各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长短不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从时间上看,汉族占绝对优势。从文明进程看,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的不断发展无疑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保障。有些少数民族如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等都拥有自己的历史、语言和文字,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文化的保留与传承。然而,有些少数民族是在外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还有一些民族根本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所以在历史发展中势必会丢失一些传统文化,这也是少数民族谚语数量偏少的原因之一。从思想上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不仅在谚语中多有反映,而且儒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也为谚语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这也为汉谚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创造了条件。从民族融合角度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由来已久,各个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许多少数民族的谚语已经进入到普通话的话语体系中,这类谚语消解了民族性,与中华多民族谚语合二为一,它们在形式上与内容上都与汉谚没有差别,让后世的读者误以为是汉谚,从而忽视了其来源。 除了上述原因外,其他一些因素也造成谚语收录的不全面或不均衡。比如,从收集的谚语以及出版的谚书看,以农谚和社会生活的谚语居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始社会开始的采摘及狩猎等农副业的发展、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发展都决定了农业在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地位。在农业社会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劳动、实践、农业经验的总结、气象和时令的观察以及在劳动中形成的勤劳、淳朴的性格都在谚语中得到了反映。例如,朱语尊先生的《民间谚语全集》直接将谚语分为“俗谚”和“农谚”两大类,俗谚从为人处世到家庭再到社会百态,农谚从气象到养殖再到农民经济和农民箴言的总结等,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在少数民族谚语中,围绕生产和处世的谚语比较多。此外,少数民族还有一些反抗压迫、追求解放的谚语,其他如修养、文艺以及生活意趣方面的谚语就比较少了。例如,《少数民族谚语选》收录了包括阶级、为人处世、婚姻爱情等在内的许多大的类目,但未见有关于享受人生、生活情趣方面的谚语。 在文教类的谚语中,戏曲、琴棋书画等文艺类谚语较多,科技类谚语较少。这与我国的传统思想有很大关系。历代王朝对自然科学的重视程度要低于对人文科学的重视程度。人们的娱乐往往以欣赏戏曲、音乐、舞蹈为主,对探索自然等方面的兴趣着实不大。尽管科技进步与经济和时代发展密切相关,但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对自然科学发展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科技谚语的数量非常少。另外,由于新词新语的大量涌现和人们讲话的即时性、自由化,很多看起来像是科技类谚语的句子是否真的是谚语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中华各民族谚语均缺少新时期以来的谚语,这主要和谚语类书籍的成书年代有关。成书年代较早的谚语书籍中自然没有新时期的谚语,而成书年代比较晚的谚书,在收录谚语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前人成果,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增减,因此现代谚语收录的仍然比较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词新语不断增多,传统谚语在与现代都市生活、城镇化进程、文化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合、演化,甚至在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又会产生符合现代人生活和口味的新谚语。因此,在构建谚语体系时,应该在新旧谚语的取舍中找到平衡点。原则上说,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体系可以囊括一切事物,所以我们首先要清楚的一点就是,在构建体系时所追求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是有一定范围的,如果过分追求完整与统一,那么所造成的边际成本很有可能达不到我们想要的边际收益,而且对于边际成本的维护也是非常困难的。这样一来,不仅体系划分繁复,由于在谚语填充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时调整,尤其是在体系的最后一层,变动将会非常大,很有可能与我们预期的效果背道而驰。因此,既想要一个能够满足需求又不破坏体系所具备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同时还要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效果,唯一的选择就是让体系拥有更强的包容性和周遍性。在体系构建时,尽可能思虑周全,让体系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和生命力,这也是一个体系应该具备的特质。 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的包容性和周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谚语的收录上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民族或者某个地区,而是整个中华多民族谚语。不仅有汉民族的谚语,还收录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十余个少数民族的谚语,而且各民族谚语的数量较为均衡。例如,在“知恩图报”类的谚语中,不仅有汉族谚语“饮水爱念水源头”,还有哈尼族谚语“过河不能拆桥,成事不能忘恩”、侗族谚语“粒米十滴汗,莫忘种田人”、哈萨克族谚语“到了夏牧场,冬窝子不要忘,从井里喝过水,这恩情不要忘”等,这些不同民族的谚语,其主要含义是一样的,都是劝诫人们要懂得感恩。其次,不拘泥于个别省份、个别地区谚语的收录,而是将各个地区谚语进行充分发掘,力求做到所收录谚语数量充分,涵盖性大、包容性强,周遍性广。例如,有关商业贸易的谚语,有上海谚语“撘淘撘得好,蚀本蚀得少”(撘淘,跟人来往交际)、海南谚语“劝君莫作秋风客,秋风秋雨吃洁洁”(秋风客,肩挑不合时宜货物的生意人;吃洁洁,吃光)、福建谚语“嘴问脚步刷,十个九未瓦”(指边走边问价的顾客,大多不是真买主)等。而且,谚语的周遍性与包容性同样是义类体系构建的根本出发点。体系中一级类目和二级类目的抽象性更为明显,三级类目则更具有具象性的典型特征。抽象概念往往是在具象事物中进行高度的概括,也就是说,将第三级类目的普遍特征提炼出来加以概括,就是二级类目,再将二级类目进行高度概括,最终形成了一级类目。一、二级类目的抽象性也决定了第三级类目可以在实践的需要下继续填充,并且在填充时发现,所添加的任何一个类目在一、二级类目之下都能够被包容。既然需要建构体系,那么所涵盖的内容必然不是少数。所以,包容性和周遍性是任何一个体系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要素和原则。在义类体系构建中,只有充分把握包容性和周遍性的原则才能保持大方向的不变,后续工作才有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民族语言识别:分歧及成因
- 下一篇:普忠良 普晋:伪满洲时期的“协和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