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王冲: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构建研究(3)


    (二)大众认知习惯与义类体系的有机结合
    从谚语可以看到人们认知程度的发展以及对于某一事物的重视程度,还可以看出这一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心理等方面的特征。比如,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关于“马”“草原”等的谚语较多,甚至在一些和人有关的谚语中,也会有这些关键词的出现。在同一类目之下,不同民族由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不同,也会采用不同的主题词来表达相同的意义。比如,各民族关于生产劳动类的谚语就有“牲畜增多,奶油满锅”(蒙古族)、“打猎定要起早”(鄂伦春族)、“男子望收获,女子望插田”(汉族)、“圈里卖羊,囤里卖粮”(维吾尔族)等,从这些谚语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式虽然不同,但对于生产劳动的认识是相同的,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够丰衣足食过上幸福生活。
    谚语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其抽象性和模糊性使得在对它进行归类时并不能像生物分类学那样拥有明确的定义和划分标准。而且,人类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存储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发生变化,随着阅历和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们会对已有知识进行更新和修正。对于谚语这种用来交际的言语,自然会随着个体年龄、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充实和增加。由于谚语是时代的产物,那么谚语词典作为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就谚语本身而言,在交际中的大量使用也决定了它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拥有明确的归类特性。因此,科学的划分标准显然不够,还应该兼顾社会认知度、人们的言语行为以及体系设计本身应该具有的实用、方便的功能。
    人们使用谚语主要是从其实际意义入手,查到这句谚语的目的并不是确认其怎么写或是怎么发音,而是对其意义进行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人们查阅谚语,往往是在知道其含义之后,对与这一谚语相关或相近涵义的谚语进行比较,从而挑选更加精当的谚语,以此进行写作或是组织语言。所以,按照义类进行科学划分算是较好的谚语辞典应用方式,这也是我们采用义类分类方法的初衷和目的。对谚语采用义类划分,虽然克服了传统按音序和笔画检索方式带来的查检不便的缺陷,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难题。义类的分类标准不好把握,在分类时常常会陷入主观主义。比如,在分类刚开始进行时,几万条谚语摆在眼前毫无头绪,尤其是在第三层级上,设计了很多不必要的类名,在用回填的方式进行检验时才发现有很多类目是重复而且无必要的。此外,最初在类名的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类名设计得过于抽象,所以在谚语填充时发现没有办法进行实践,于是设计者在体系设计时也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了考虑,最终选用一些常用词汇以及大众能够理解的词语作为类名,既便于谚语的分类,也便于读者的使用。例如,起初在“行为方式”类之下分别设立了“本性行为”“情感行为”“交往行为”“处事行为”“处世行为”等类目,这些类名虽然都属于人的行为方式,但谚条本身语义的模糊性使它的上一层级,也就是体系的第三层不可以还是模糊的,如果体系的最底层都是模糊的、抽象的,那么一、二层级就无法搭建。所以在类名设计上,所选用的类名均为涵盖内容广泛而恰当并且都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通俗易懂的词语,这些词的选用一方面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更加深入研究、科学概括出的词汇,另一方面从词语本身的通俗性和大众化进行了甄选。
    体系的方便性和实用性不仅仅是辞书编纂者对谚语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把握,同时也是体系人性化的独特体现。所以,方便性和实用性不仅是辞书体系设计者着重考虑的辞书编排目标,同时也是检验体系建构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