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利民 王皓田 徐照林:民族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3:11:11 《宏观经济研究》(京)20 谌利民 王皓田 徐 参加讨论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环境和历史发展背景,使得民族地区不同内陆地区,具有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的民族性。民族地区民族成分多样,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纵观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81个自治县,是以汉族与多民族杂居为特征,生产和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的各民族传统特点,从而造就了以民族性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二是经济发展的地域性。民族地区除广西壮族自治区外,绝大多数地区深居内陆与边疆,同时自然环境恶劣,有的位于世界屋脊,有的处于高原、沙漠荒地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边缘地带。三是经济发展的封闭性。民族地区地处区域边远、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基础设施往往滞后于内陆、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竞争意识相对薄弱,资本、科技引入受限,其整体进程水平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空间的落后地位。四是经济发展的复杂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一方面是它与其他地区的各种矛盾问题,另一方面是它内部的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常常涉及多种关系,这些问题相互交错,使得经济发展很难照顾到方方面面,也很难满足各方面的希望与需求。五是民族经济政策的特殊性。这包含着政策对象的特殊性,要求针对性更强,范围与主体更明确;政策环境的特殊性,政策制定与实施要因时、因地、因族制宜;政策原则的特殊性,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扶持相结合原则。 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使得民族地区不同于内陆和沿海地区,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模式。第一,以资源开发为先导,资源依赖型模式。民族地区多处在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在现代产业体系环境和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通过开发资源获得经济发展是其普遍的发展路径。在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民族地区,以这样的发展方式,短期内可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以至于出现了GDP赶超东部沿海的地区,然而,长此以往却不能持续,一旦资源枯竭、资源价格降低,转型极为困难。第二,以外部投资为动力,外部依赖型模式。民族地区由于自身历史、特殊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内在物资、人力、社会资本发展水平较低,不足以通过自身发展,只有依靠外部各种资本力量对经济发展进行驱动。这种模式虽然短期内解决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但缺乏内在驱动,经济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内生性增长能力脆弱,一旦外部输血、造血能力不足,经济发展将持续低迷。第三,以城市驱动为依托,城市依赖型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国家政策促进下,民族地区大批资源、装备型城市在“一五计划”与“三线建设”基础上发展起来,像贵州、四川东部山区的攀枝花、六盘水,内蒙古的包头都是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这些城市依托国家政策与自身资源实现快速发展,却与周边城镇缺乏有效的产业关联与空间衔接,带动效应明显不足。同时,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体制,割裂了城乡的互动交流,只有单方面的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资源流动,城市的资源无法补给农村,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这也导致了一些民族地区有闪亮的城市点,却无光耀的城市环,城乡严重割裂。第四,以原料出口与加工制造为格局,封闭循环型模式。民族地区受到历史文化、资源环境的限制,以及本身市场发育不足和政策的干预,经济发展结构单一,主要是以资源出口与加工制造为主要方式,封闭循环的缺陷较为突出。一方面表现在对外开放有限,民族地区与资本输出国、国际市场较远,外资进入及利用水平低下。另一方面表现在国家采用垂直性的分工格局,民族地区以原料出口为主导,自身的产业体系不健全,横向的分工协作与产业衔接不足,先进的技术也无法有效地向区域内各产业转移与渗透,加之创新挤出效应与制度弱化效应的影响,多数民族地区处于经济发展低水平循环状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