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的认知是很直观的,当然也是非常细致的。中秋节快要到来的时候,偶然想到鲁迅与月亮的话题。 鲁迅对于月亮的观察大约贯穿着他的整个生...
一 后人论及赵尔巽,很容易联想到他主持编纂《清史稿》的故事,可能还会记起他在日俄战争后期出任盛京将军,折冲樽俎于两大外强间,最终在辛亥革命后下野、隐居青岛的往事。多...
故乡——短衣与长衫 在绍兴的鲁迅故居中,可以看到鲁迅的祖父周福清与两位祖母的画像。画像中,周福清身着清代青色官袍,峨冠博带,头戴素金色顶戴,胸前有补服,项上挂着长长...
我系绍兴移民二代,从小吃惯家乡菜。 吾乡风物,多为霉、臭、干、糟、醉。每年入伏以后,我家餐桌上必定会有三味家乡菜。一是霉干菜汤,霉干菜与滚刀丝瓜块共煮,不必加盐和味...
坦白地讲,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确实认真地做了一番功课。功课的内容不是去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而是普天下地搜寻、检索、甄别,除了鲁迅之外,还有哪位作家还在写杂文。 找了一...
21世纪刚刚跨过“门槛”的那几年,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我在初中语文课本上知道了“鲁迅”这个名字。那篇课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隔多年,我的语文老师在简陋教室的...
真可爱啊,鲁迅。 你总能想象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神色严肃的先生,你能想象一个会在百货公司里逛街、挤玩具柜台的先生么?那也是鲁迅。 许广平在《鲁迅先生与海婴》一文中写...
鲁迅给人的印象仿佛是没有过昂扬的青春——读书是辍学的,婚姻是包办的,工作是孤闷的。 第一篇现代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时,蛰伏绍兴会馆的他,已经37岁。当许广平走进他...
今年是五四运动重要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邓中夏英勇就义九十周年。从1917年考入北大到1923年被迫离京,邓中夏在北京生活、工作了大约六年,正是在...
《中华读书报》8月23日发表的薛林荣 《鲁迅一生所写的五副对联》 (以下简称“薛文”),以我掌握的资料来看,其中存在若干错误以及值得商榷之处,特写篇短文来纠正它,以免以...
2023年是华裔法籍抽象画派艺术家赵无极辞世十周年。赵无极曾获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勋位、巴黎维尔美勋章、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等殊荣。《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近日陆续刊发多篇纪念...
2023年春夏之交某一天,脑子不期然浮现了杨义先生的模样:矮墩墩的身材,略大的方脸,眼镜后面眯缝的眼神,带呵呵喉音的粤西普通话,怡然自得地一根接一根抽烟……暌违多年,不...
手头有一册16开的《书报》──1945年抗战正式胜利后不久出版发行的。此时,人们心中所向往的真正和平还没有到来,战火没有熄灭,生活依然十分艰难。谭正璧在中国书报社任编译所...
屠岸先生(1923—2017)在晚年写过《深切的怀念》一文,第一句话即是“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生前,他多次与我说起此番意思,话语中充满着深深情愫。贤者已去,每当想起他,我...
9月24日是曹禺的诞辰。曹禺是我国著名且享誉世界的戏剧家,他的作品打开中国话剧与世界话剧对话的大门。曹禺的社会职务很多,但他最看重的,还是“北京人艺院长”这个职务。...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编审,漓江出版社创始人之一、原副社长、副总编,《出版广角》创刊主编,《人与自然》创刊主编,《广西文史》原主编,著名出版家、编辑家刘硕良先生于2023年...
【著书者说】 《鲁迅的书店》是我关于鲁迅微观研究的第五本专著。前四本分别是:《鲁迅草木谱》《鲁迅的饭局》《鲁迅的封面》和《鲁迅的门牌号》。二十多年读鲁迅,随手为文,...
蜚声国际画坛的赵无极先生(1920-2013),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和文艺界的人士来往频繁。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他就和进步作家徐迟、冯亦代等人来往密切。 说起来,徐迟(1914-1996)是...
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迄今23年了,编辑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李国文先生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李先生是当代小说家,我所在部门是古典文学编辑室,似乎有些不搭。但那时...
一 近年常常想起乔佖先生。 三十多年没见乔先生了。直到去年才辗转打听到先生已于2014年12月去世了。 认识乔先生,自然因为他是钱锺书先生在清华大学正式指导过的两位研究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