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来,国内国际反响强烈,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和话语制高点。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梦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1921年7月,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在上海缔造了一个崭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国际大都会上海,这一事实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本土根源...
摘要: 1947年至1949年,邓小平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第一书记。作为经略中原决策的参与者与实践者,邓小平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为建设强大的战略基地,为实现战...
朱旦华(1911-2010),毛泽东胞弟毛泽民的夫人。1932年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8月赴延安,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陕北公学首批赴新疆学员。在新疆先后任迪化女中教导主任...
内容提要: 国民会议运动的意义和价值,并非在于仅仅起到了宣传和动员民众的作用。作为国民会议运动的实际主导者,中共更是把民众运动看作达成国民革命目标的新手段和新方法,...
摘要: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重视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在“四个现代化”中的决定作用,强调科学、教育在国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过程中的战略地位,创造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党史学界出版了一大批有影响、有质量的权威党史专著,这一系列党史著作的出版发行,对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学习党史,对广大党史工作者开展党史教...
内容提要: “民主集中制”最初的中文翻译为“民主主义的集中权”、“民主主义的中央集权”、“德莫克乃西的中央集权”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早于“民主主义的中央集权”。...
摘 要: 在中共八大筹备期间,作为当时的中共中央秘书长、八大筹备工作负责人,邓小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具体负责八大的筹备组织工作,草拟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
内容提要: 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与执行,体现了政策运作中延续与变迁、表达与实践、温和与激进、上级与下级间的辩证逻辑。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的前后阶段往...
作者简介: 刘晶芳,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刘振清,哈尔滨学院教授;沈传亮,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教授。 新世纪以来的十年,中共党史研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各...
作者简介: 邹华斌,湘潭大学毛泽东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以粮为纲”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毛泽东提出这个方针,既是其历来重视粮食问题的真实反...
读书,看报,对今天的人们而言,是稀松平常、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活动。然而在延安时期,生活在被封锁的陕甘宁边区的人们,若想求购自己希望阅读的书报杂志,不仅不能随心所...
从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落户,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这近13年时间称...
作者简介: 姚力,法学博士,副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人运动和根据地建设中提出了医疗保障思想,并进行了积极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劳保医疗...
作者简介: 刘晶芳,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刘振清,哈尔滨学院教授;沈传亮,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教授。 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史研究的进展 近十年来...
摘要: 提高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要用系统和整体思维,立足于基层党组织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态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和转型期制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安排,着眼于基...
内容提要: “军阀”,这个在20世纪初从日本传来的词语,在中共早期理论中,从最初的政治概念演变为思想意识等文化含义,均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形成的。这个过程表明了中共独特...
内容提要: 俄罗斯学者以“中国苏维埃运动”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27年至1937年10年历史,但“苏维埃革命”更触及事物本质,以其命名更为适宜。中国苏维埃革命的兴起以共产国...
陶鲁笳,1917年2月出生于江苏溧阳,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49年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工作。1949年9月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1953年7月至1965年8月任山西省委第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