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改革伊始,陈云和中共其他主要领导人从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党的领导干部的交接班问题,并通过制度设计和身体力行来加以推动。通过...
【内容提要】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一种过渡性的构想,它的实行对于中共平稳接管政权和恢复秩序起了重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制度存废的问题上,毛泽东的意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急...
[摘要] 邓小平在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工作中,一再强调总结经验的重要性,不断倡导要善于总结经验。邓小平主持起草并经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
内容提要: 中共党史研究在理论与方式上寻求研究范式的更新有益于其学术进步。对于当代国际史学界极受关注的“新文化史”研究,党史研究完全可以投石问路,从中寻求适合自身学...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戮力抗战所成就的中国大国地位问题,学术研究更加深入;然而,将中国大国地位的取得说成是西方大国“赐予”的观点...
[摘要]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充分展示了战略思考、战略判断、战略设...
【内容提要】 对于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否定性的意见,甚至有人提出要为地主“平反”。要对土地改革运动作出恰当的评价,必须首先对何为地主、富农...
【作者简介】 王建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210093 【内容提要】 在民主革命时期,由于组织生存环境险恶,党的职业革命家没有收入来源以及组织大发展带来的整体素质...
【作者简介】 金冲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中国史学会原会长、研究员。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初期,党内有过一段不算大也不算小的曲折,出现过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
【作者简介】李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北京 100009 今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尽管斯人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伟人的音容笑貌依旧在人...
【内容提要】 在抗战动员的大背景下,陕甘宁“救国公粮”的征收曾有过一段曲折时期。由于外部环境恶化和内部腐败滋生,中共在1941年前后遭遇了军事、政治和经济的重重危机。然而在...
【作者简介】 松丹铃,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生。 【内容提要】 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国民党共发现了32部“左翼电影”,它们主要出品于联华影业公司、明星影片公司、艺华影片...
【作者简介】 裘斌,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浙江 绍兴 312000),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生(长春 130024)。 【内容提要】 自1997年以来,理论界对毛泽东的研究取得了丰...
【内容提要】 抗战时期,延安相对稳定的环境为党的理论工作者与毛泽东的交往和学术交流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党的理论工作者与毛泽东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理论互动关系:一方面毛泽...
【作者简介】 梁柱(1935-),男,福建福州人,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副校长(北京100871)。 【内容提要】 把中国的民主革命引向社会主...
【作者简介】 耿化敏,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副教授,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编撰一部全面完整的党史教科书,一直处在中共中央的视野下,有过编写...
【内容提要】 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标志而初步建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吸收、借鉴三民主义的合理内核,以具有民族...
【作者简介】 王利民(1970-),男,河北省沧县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根据地史研究。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071002 【内容提要】 李大钊思想研究...
【摘要】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为了满足严酷的革命战争需要,在中央苏区时期进行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的动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压力。为了减少群众的压力...
【作者简介】 石仲泉(1938-),男,湖北红安人,中共党史学家、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北京100080 【内容提要】 新泉整训正值毛泽东上井冈山开辟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