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奇迹不仅重绘了世界经济政治的版图,也正在促使人们对西方历史经验所确立的现代化模式进行重新思考。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不仅仅是经济学家...
内容提要: 近代中国妇女解放长期以来鲜受质疑,然而,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反男性主导”论改变了这种状况。“反男性主导”论将男性主导看做中国妇女解放成色不足的根源,不仅在...
内容提要: 公款公产是清末民初地方自治制度施行后形成的特殊产物。1914年,地方自治制度停办后,公款公产的管理方式出现分化。20世纪20年代,江苏省先后两次改革公产管理制度。...
由陆费逵开创的中华书局旧址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内容提要: 辛亥革命渐入高潮的1910年至1911年,江、皖两省同时遭遇严重水灾。中外社会人士针对这场水灾而合作发起的华洋义赈会,在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和袁世凯政府三方政权急...
1948年底,胡适匆匆南下前,留下便函委托汤用彤和郑天挺共同维持北大。现行有关传记、文章对此函往往辗转引用,在文字、日期等方面错讹迭生,有鉴于此,今据原件,全录如下:...
真实的时间和空间相合而构成"事" (Event) 。事和事是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的,所以无论什么事都有历史。事之中以人事最为复杂,最为灵动,最有趣味,而且关系人类的生活也最大,所以...
内容提要: 有贺长雄受聘为袁世凯法律顾问的准确时间是1913年2月,初次续聘则在当年7月国会即将开始草宪工作之际,由代总理段祺瑞签署续聘合同。他能够被续聘,与他在此前抛出《...
编者按:在由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思想史高级研修班上,王汎森(台湾“中研院”院士、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叶文...
内容提要: 历法既是规定民众社会生活的基本时间建制,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文化符号。步入近代之后,在与西方接触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旧历的合理性不断遭到质疑,而社会生活的现...
自1900年6月20日到8月14日,驻京清军和少部义和团时断时续地围攻外国使馆,列强震恐,“全世界之眼光皆注于此”。当事国人与外人亦多有记载,有关读物层现叠出,普特南?威尔的《...
摘要: 辛亥之后,政体变革,从专制走向共和,教育宗旨也为之一变。因缘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奠定大致框架的壬子、癸丑学制办法出台,经学退出学堂体系。详细探究这一事件...
民国年间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民国政府逐渐建立起一整套具有近代意义的行政管理体制,包括慈善行政体制。慈善行政机关的建立及其相应职权的划定,使得民国政府的慈...
关于认识论中的“知”与“行”及其关系问题,其探讨古已有之,并且在不同时期具有与时代相符的特征和内容。中国哲学中的知行学说在世界哲学相关领域研究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容提要: 辛亥之后,政体变革,从专制走向共和,教育宗旨也为之一变。因缘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奠定大致框架的壬子、癸丑学制办法出台,经学退出学堂体系。详细探究这一...
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尚书》,已不是先秦时的规模,所见只是秦焚书后找回的残存篇章,其中还不免有断简破句。因年代久远,《尚书》在汉代已很考验读书人的读解能力。然而它的...
鸦片战争之后,晚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外贸决策权和管辖权。国民政府建立后,中国逐渐有了比较系统地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条件。尽管在国民政府...
内容提要: 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原中央苏区暨赣闽边区重新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的控制版图。1934—1937年间,在社会重构背景下,如何处置历经中央苏区产权变革的赣闽边区...
【核心提示】一个文明如何生成?这不仅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取决于相关人群能否抓住孕育文明的时空条件,这些条件来之不易却又稍纵即逝。文明的形成需要天时、地利与人...
冯筱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从晚清到当代的中国史,尤其侧重于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目前关心的问题包括近代政商关系的嬗变、清末以来群众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