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讨论的“政权建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政权创设与巩固,而是指近年来学界用于分析20世纪中国基层政权和乡村政治变迁的解释性概念——“国家政权建设”。源于西欧经验的...
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危机,学界已从多个角度探讨并提出了多种解释。这些解释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近代中国乡村历史演变(乃至于对整个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都不无启示。但是,随着...
作者简介: 王士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特别是中共革命史研究的学术回归和发展,中共抗战史研究开始真正起步,并在平稳中向前推进...
近代来华外国人成千上万,他们常常会给自己取一个或多个中国名字,通常我们称之为汉名(由于日本人的姓名基本上是汉字,因此,我们所说的外国人汉名不包括日本人的姓名)。外...
摘要: 东京审判是清算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责任的国际刑事审判,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诉诸国际刑事司法的方式确立侵略战争的犯罪性并追究个人刑事责任,推动了国际刑事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社科基金2015年启动实施了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及国家档案局牵头,中国社会...
世界各国对日本侵华史、中国抗战史的研究资料,最早源于大量的媒体报道。早期报道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的人,有很多是西方公务人员、记者和活动家,通过他们的观察和报道,留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当前国际秩序及世界格局形成的起点。21世纪以来,随着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70周年活动的开展,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理解中国文化与历...
迄今为止,各种通贯性二战研究著作,包括对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日战争的研究,主要采取“战史”体系研究思路。除了军事领域,“战史”体系研究通常还包括反法西斯战争...
日本侵华之际,世界已进入全球化的新时代,民族国家成为国际社会的主体,以国际条约体系规范各国的行为,以政治和外交的手段解决彼此的分歧,是国际社会付出重大代价以后得出...
202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这场...
近代日本海军是战后日本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相关论著纷呈,成果丰硕,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海军热”,到70年代形成所谓“陆军坏”、“海军好”的“海军史观”,再到80年代以来...
伟大的抗战精神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中凝聚而成的,各族人民长期浴血奋战是抗战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
摘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顺应国际共运洪流和开展海外活动的需要,在日本秘密设立了党组织——中共东京支部。由于日本政府的严密监控和镇压,中共东京支部的革命活动和人员往来虽...
提要: 中国近代社会史复兴四十多年来,成绩令人瞩目。与此同时,日益突出的新老问题,比如近代社会史的贯通性问题、思想理论缺失问题、宏观研究不足问题、区域的代表性问题、...
又是庚子纪年时,适逢花甲又一循。今年是义和团运动120周年,也是庚子纪年又一个循环之始。周而复始,万象更新。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我们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
摘要: 在近代通史性著作中,在学术框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未能成为一个章节标题而得以关注。在外交史专著中,在帝国主义侵华史的框架下,中国与一战外交的线索大体得以呈现。...
摘 要: 清末新式学堂制度确立与“印刷资本主义”的蓬然兴起为当时混成教育结构的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 而辛亥革命的突然发生更是大大固化和深化了此种教育结构。此一教育结构的...
摘要: 美国学者高彦颐指出,随着17世纪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包括出版、坊刻的繁荣、书商的活跃以及读者大众的涌现,晚明书籍出版的商业活动和市场扩大,引发了前所未有...
摘 要: 在近代通史性著作中,在学术框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未能成为一个章节标题而得以关注。在外交史专著中,在帝国主义侵华史的框架下,中国与一战外交的线索大体得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