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持久战成为举国共识,可是国共两党的持久战思想却有着显著差异。针对国民党一味强调精神致胜和服从领袖以及专守防御的军事战略,共产党更加着重于动员...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史学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步入新的探索与发展时期。 ■新中国70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取得的显著成就,主要表现为系统撰述类型多种多样、断代与...
《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皮国立 著 中华书局 在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中,细菌学是一个关键性议题。20世纪初,来势汹汹的细菌学一度使传统中医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在学...
史料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建历史真实的各种痕迹。当前,新史料源源不断地被发现,史料范围在逐渐扩展,人们获取史料的途径、方...
《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赵少峰 著 商务印书馆 中国史学有几千年的历史,遗产异常丰富,传统极其厚重。然而至20世纪初,中国史学的面貌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迅速实...
历史并不只有光明的一面,还有黑暗的一面。一个人如果只看到其中的一个方面,那么他对历史的理解就是不全面的。 各国人民交往的历史,既有铺着鲜花和红地毯的光明一面,也有流...
世界各地对中国进行研究的学者,必然面临所有区域研究中都会遭遇的两个挑战:研究者如何界定中国研究的范畴;研究者采取何种理论视角。到了21世纪,中国崛起的叙事不胫而走,...
本文是王晴佳教授对《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书所撰书评,英文版载2015年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今年凤凰出版社出版了《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书的简体中文版,经授权,澎...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沉的忧患意识驱动下,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深入持久的自我革命,革除了阻碍党...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和发展,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凝结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即为其中的优秀代表。李大钊一生致力于社会主义在...
“历史有什么用?”这也许会被人视为假问题,但确实是历史无用论的一个反映,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历史,甚至在高校出现一些原本学习理工科的学生转向历史专业的现象。然...
一、海峡两岸对孙中山的研究 孙中山1925年逝世后,初始有大量纪念、回忆文章问世,属于民间自发研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后,由于政府的介入,不仅陆续有孙中山生前著作出版,...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沉的忧患意识驱动下,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深入持久的自我革命,革除了阻碍党...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和发展,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凝结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即为其中的优秀代表。李大钊一生致力于社会主义在...
摘 要: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东西方著名的商贸通道,是沟通中外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既广且深,然而对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研究却一直略显薄弱。中国第一历史...
摘 要:从学科史角度来说,晚清政治史研究始于1912年清朝灭亡之后,并从属于断代史清史和中国近代史两个不同学科。新中国成立之后,晚清政治史完全划入中国近代史学科范畴,并经历了...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法律思想也比较丰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学人开始用新视角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出版中国法律思想史专著。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
档案是最具说服力的历史记忆之一。近来,西藏档案馆邀请区内外汉、藏、蒙、锡伯等民族的专家学者对保存于该馆几百年的蒙、满文历史档案进行集中整理与翻译,将跨度达584年的...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著名的“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此号召...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兴起了“社会学历史转向”的思潮,“历史社会学”这一概念也随之为一些学者所关注。当前,我国历史社会学的研究趋向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本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