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西方学者所谓“全球史”视野中,中国边疆各区域从中国史中被割离出去,西北地区被囊括在“内陆亚洲”中,西南历史被纳入“赞米亚”的路径内认知,台湾发展则被不怀好...
科学理论指导是进行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开展包括历史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就党性和科学性都很强的中共党史研究而言,要不断深化和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资政育...
“大一统”观念及其制度是中华民族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自秦汉以降,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与西方历史进程形成鲜明反差。然而,一些西方学...
前些日偶遇一位长者,他深有感触地告诉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学过历史。我问他何出此言,他说,这些年关于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非常混乱,各种相互对立的观...
历史意识,指关于人类社会经验关联性之感觉、知识、意象。此种意识本身为历史经验组成部分,故其深层倾向,需在特定文化传统中理解。雅斯贝斯比较世界文化,认为于公元前...
一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非常复杂,相当严峻。多少年来,邓小平同志批评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没有解决。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有这样一种趋...
【内容提要】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翦伯赞初步建立。20世纪40年代中期,翦伯赞相继撰写《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略论搜集史料的...
学界对世界史学科的研究目的、对象、理论及方法有明确说明,对区域国别学没有定论,只有一些比较流行的看法。结合现有对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的认知,可以发现世界史与区域国...
内容提要:目前国内普遍将西文feudal、feudalism与中文“封建”对译,实属不妥。最初的汉学家和中国学者(包括严复在内)并不这样做,严复译feudalism为“拂特制”。20世纪受西方古典进...
“德主刑辅”作为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之一,主张对待百姓应以爱养教化为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刑罚的惩戒效用,德、礼、法、刑的实施因而呈现以“德治”为主导的差...
自1923年顾颉刚提出层累说,引发古史辨,至今已有百年。在百年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发生过很多学术论辩,但如层累说一般引起反响之强烈、争议之持久、影响之深远者,则屈指可数...
传统中国的国家形态并非帝国,而是大一统。相比罗马帝国代表的军事统治主导与政治裂变性,大一统更具文治精神与政治聚合性。经过西汉前期的政治更化,郡县制大一统得到巩固...
【内容摘要】传统中国的国家形态并非帝国,而是大一统。相比罗马帝国代表的军事统治主导与政治裂变性,大一统更具文治精神与政治聚合性。经过西汉前期的政治更化,郡县制大...
核心观点 ●树立大历史观,首先就要确立科学的时空观。科学的时空观,是从贯通古今中外的视角审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研究理念。它既可以运用于历史研究,也可以运用于现实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文明史比较研究中存在着两种看似矛盾的思路,即,多元主义的文明史观和世界体系理论。前者以施本格勒、汤因比和雅斯贝斯为主要代表,后者深受启蒙运动以来流行于西方的进步...
近年来,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对象日趋多元,各类成果层出不穷。学科发展虽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碎片化”的隐忧也随之而来,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一些...
【提要】发扬中国史学特别是近现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既要重视一般理论的探讨,更要重视史学家个体经验的发掘整理,以资示范与引导。郑天挺的经验就是很...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史资料征集工作是党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编写党的历史和开展党史宣传教育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党史工作可...
摘要:辛亥革命前十年,梁启超在言论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那一时期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以生动的文风向国人介绍世界大势,以及中国所面临的危局。在这其中,发表于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