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弘扬治史经世、资政育人的优良传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编纂一部言简意赅的史学概论,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历史,反对“史学无用”、“史家独立...
采访时间:2004年12月20日采访地点:北京大学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边际,历史教学编辑部。 编者手记:阎步克谈自己的学术道路心平气和不事张扬,他淡化了自己刻苦用功的一面。上...
当时我主要关注两个论域,一是现代化,二是终极关怀问题。当时国内的近现代化史研究是比较滞后的,总跳不出三次革命高潮的传统范式。正好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华东师大校友陈达凯...
这样,我虽然考虑还是要做”正义”的课题,但却想换一种做法,即暂时不再采取哲学伦理学的做法,而是先采取一种历史社会学的做法,也就是说,想通过追叙中国漫长的历史,探讨...
编者手记:很多人是通过《读书》杂志知道了许纪霖这个名字。他的文章流畅,又有思想性,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尤其是知识分子,从他的文章中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中国社会。上...
所以,我在一九八六年转为博士研究生时,自己给自己拟定了一个座右铭,叫做:”以大学读小学,以博士学识字”.。我想老老实实地从文字训诂入手,开始系统地阅读中国典籍,但在...
五月四日下午,我们4位老学生来到医院看望先生,当时先生处于闭目静睡状态,我们本不想惊动老人家,想看看即告退。先生多年来耳背得厉害,几近失聪,往日去看望他都要大声贴耳...
我至今仍然相信梁启超在本世纪初所说的,中国欲求现代化的自强,”当以译书为第一事”在当时的有效性,而翻译对今天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的建设,也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翻...
转自学术批评网 近几年来,北京大学历史系,为了提高世界史研究的水平,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特别是博士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应该阅读所研究的国家的语言的...
一、我是从什么样的基础开始 我首先想说我是从什么样的基础开始的,在1978年3月1日的日记里,我尝试整理自己的知识,试图问自己:我知道一些什么?下面就是当时的一个总结: 自...
在当研究生之时,在为继续提高俄文而看俄文考古文献时,对北亚草原地区的青铜器因已有一定了解而比较注意。而且,因为学习金文时,也有一个断代研究的问题,故而对商周青铜器...
通过多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我现在认为,疑古派的历史功绩,在于他们强有力地批判了古代文献的真实可靠性,从而破除了长期统治中国人头脑的旧的三代圣王至治史观。但由于对大...
一 我在中学时代酷爱读书,不分文理。高中时看了一些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的书,以及《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原著,对社会发展史有很大的兴趣;又看《毛泽东选集》一至三卷...
问:您在《英国政治制度史》出版不久,很快又推出了国内首部《英国贵族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这是不是为了抢占出版商机?而且,曾有一位评论家概括道:“如果说《英国政...
(1)我常对学生说:“My maxim is ‘Accepting everything with a critical mind’ ”(我的行为准则是“用批判的头脑接受一切”)。我怀疑过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大炼钢铁,为此被错划为...
采访时间:2005年5月8日采访地点:开封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林凡,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本访谈录阎照祥教授已审阅)。 编者手记:学术界研究国别史倾注力量最多的大...
最近,参加了几次博士论文答辩,借着这个机会,也接触了几篇博士学位论文,不禁产生了一些对如何写好一篇博士学位论文的想法,与大家共勉。 要想写一篇好的博士学位论文,需要...
在大陆的中国考古学界,苏秉琦被公认为是一位考古学大师。苏先生之后,有张忠培、严文明、俞伟超三足鼎立,而且三人都是苏的学生。刚过世不久的俞伟超亦被考古界以“大师”称...
父讳韩国磐,江苏省如皋人,新中国成立后,家乡归入海安县,故亦作海安人。出生于1920年1月5日,农历1919年12月24日,故他一直将生年填为1919年12月24日。 父亲出生在一个破落贫寒的...
2005年5月10日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在南开大学范孙楼二楼历史学院多功能厅,举行了对刚刚去世的王玉哲先生的追思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师生以及天津市有关院校和单位的100多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