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人上一万,必有异者。” 此异者,或是身怀绝技,或具特异功能,或有卓绝天资,或演空手白狼一夜暴富,或谓翻云覆雨仕途飙升。 毫无疑问,在笔者心目中,沈志华教授...
当年鲁迅先生在其杂文《青年必读书》中对青年发出忠告:“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原因是“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
刘文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埃及学家,中国埃及学的主要奠基人,在高校从事世界古代史和埃及学研究达半个世纪之久,孜孜以求,笔耕不辍,撰写多篇/部论文和著作,就埃及学领域很多...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国学造诣极深,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
王海利 一 刘文鹏教授于1931 年12 月23 日出生于美丽的海滨城市辽宁省大连市。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连尚处在日本人的占领之下,刘先生早年曾在日本人开办的学校读书,学习日语。...
2000年第2期《人物》杂志 (文/姜 波) 作为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夏鼐成就之卓越、治学之严谨在国内外学术界广为人知。他的学术思想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宝贵财富。今年2月7日,...
几十年前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的前辈师长当中,不论就学问造诣的精深还是就道德修养的深厚来讲,都要首推朱光潜先生。 我最早是在中学国文课本上读到朱先生的文章的,文章的标...
《北大岁月》是一本特殊体裁的书,由荣渠在北大长达50年间的不同发展时期的日记、书信和诗词构成。它生动真切地记录了荣渠在北大度过的伴随时代风云变幻的求学治学的难忘岁月...
朱先生出生于1926年1月。祖籍山东文登,世居辽南瓦房店市。早年丧父,孤儿寡母依托祖、叔为生。祖父是乡村私塾教师,叔父从教于乡间小学,收入微薄,而家庭人口众多,生活拮据...
作者:吴情树(武汉大学法学院) 我的学生以及师弟师妹们经常问我说,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术论文?我对这个问题也没有怎么思考过,自己也说不上什么?我就告诉他们说,一篇好的...
我是一名哲学教师,因此在读哲学史的时候特别留意哲学大师的成材之路。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尽管我们经常会听到“读哲学就是要精读哲学经典”之类的告诫,但是进入二十...
北大历史学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好,几十年来是有口皆碑的。校内外有些骨干教师愿意调入“比较穷”的历史系,一个吸引力就是这里人际关系简单。这种令人感受温暖、安适的良好关...
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人类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本刊为推进中国人类学事业,已采访过不少活跃的中青年人类学家。现在是新世纪和新千年之初,也想请你打破沉默,谈谈你对...
上篇 我初次到北京是路过。那是在1950年5月末,当时我们湖南同学参军的同学,在东北军区政治部干部的率领下,经北京转车前往东北四平。我们到达前门车站后,在司法部街附近作短...
【作者】 马国川 【内容提要】 2008年5月9日,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两个月前,本报记者来到上海瑞金医院的病房,拜访王元化先生。...
【作者】 张异宾/刘力永 【作者简介】张异宾(笔名张一兵),1956年生,1977年入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获硕士学位,哲学博士。198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
阎宗临在英国 阎宗临 1904年出生于山西五台县,家境贫寒。20岁赴法国勤工俭学,获瑞士国家文学博士学位,侨居瑞士十余年并结婚。1937年携妻回国,分别在山西大学、广西大学、中山...
和几个少年时的朋友在一起,总会说起昆明,总会想起那蓝得无比的天,那样澄澈,那样高远;想起那白得胜雪的木香花,从篱边走过,香气绕身,经久不散。更会想起名彪青史的西南...
这本书原是我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以下简称《经典丛书》)写的总序。当时初无长篇大论之想,只不过写着写着,收不住了,竣稿的时候,连同注解差不多有六万字。因此朋...
我出生在1915年没有上过私塾,从小进的是新式小学。那时写国文作文,不论老师出什么题目,我们的开头一句不外是“人生在世”或“光阴”。现在我已年逾古稀,回过头来看看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