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爱希腊与希腊人民,爱琴海上的明蓝风光和雅典城上的紫云冠时萦脑际……每天早上,我展开希腊文学书卷,别的事全部置诸脑后,我感到这是我生平的最大幸福。 ——罗念生 古...
今年是李慎之先生逝世五周年,时间早已远去。我与他既不是深交,也不是同辈,只是因为他的言谈风貌光照后人,尤其是他一篇《国庆独语--- 风雨苍黄五十年》感动过无数人,有一件...
性格决定命运,吴宓的一生,左右他的除了时局,那就是他的性格了。吴宓的性情是孔夫子和贾宝玉的奇妙混合,再加上留美求学的经历,造就了吴宓奇崛多舛的人生。他的性情是古典...
在中国现代史上傅斯年与陈独秀是道不甚同,交往不多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名人。二位的同代人曾说,傅斯年与陈独秀都是“急进的自由主义者”(程沧波:《记傅孟真》),但那是就...
皮名举,长沙人,1907年出生在铜官的一个名门望族之家,祖父皮锡瑞,是清代一位著名的经学大师。皮家家学渊源,人才辈出,皮家子弟有好几位都是名噪一时的学界巨子,如皮宗石、...
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河北省永清县人。清华学校留美生,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1932-1952年,长期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曾担任过历史系主任等职。19...
一 我于1949年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次年转系进入历史系。我非常幸运,遇到了很多好老师。这些老师学识渊博,在当时虽都已卓然成家,但仍然焚膏继晷,潜心向学,刻苦自励,精益...
施耐德(Axel Schneider) :荷兰莱顿大学教授 近年来,民族主义以及集体认同和集体记忆的构成与发展等问题,引起了相当的研究兴趣。这一重新关注不仅与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运动的再兴...
400) { chkw=400; } else { chkw=chkw; } return chkw; }--> 恩师蔡尚思教授以104岁的高寿,安然而逝。作为他的学生,我在默默地为他祈福的同时,缅怀先生的治学为人和多年来的身教言教,感到深受...
精读几本书 时间:2008年9月19日 作者:李剑鸣(北京大学教授) 来源:南方周末 一个人一生总要读一些书,现在这个时代知识大爆炸,书太多,怎么读书,就更要有所讲究了。读书有精读...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冯胜利先生,于2007年6月29日(星期五)晚上19:00-21:00,来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为广大学子开设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学术...
忆张芝联先生 陈乐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北京大学资深史学教授张芝联先生今年五月西归,寿90许。一位兼济东西的史学耆宿离开了这个世界。 初识张先生是在“文革”刚刚落...
学者沈志华:曾是中国第一号黄金贩子 “我没走什么歪道,我也干不来这个。就是人家负责管事的人认可我。我每月几次飞北京进货,每次背个三几块,一块25公斤,那一年我一人做了...
? 李 刚 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现代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奠基人。他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费孝通晚年回忆说:“吴老师不急于个人的成名成家,而开帐讲学,挑选学生,分送出国深造...
今年11月1日是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联大北京校友会汇集师长、同学及与联大有密切联系者撰写的110多篇文章,编成《我心中的西南联大》一书,从各个侧面记叙西南联大的爱国主义精...
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
乐黛云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开拓者,也是20世纪中国文人的优秀代表,在她身上沉积了很多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性。《四院·沙滩·未名湖:60年北大生活(194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她...
张邦炜,1940年4月生,四川省江安县人。1957年入兰州大学历史系,1964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曾任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编辑、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
一、杜公与龙公 1981年的某个秋日,我刚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第一次和杜希德(Denis Twitchett,1925-2006)[1]教授见面闲聊,他便跟我提起龙彼得(Piet van der Loon,1920-2002)先生。龙...
法国的年鉴学派,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史学流派之一。年鉴学派由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创立。他们以1929年创刊的《经济和社会史年鉴》杂志(1946年起改称《经济、社会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