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釜山岩刻是仓颉所作黄帝“合符釜山”昭告天地的祝文 ——徐水釜山岩刻解析 摘要: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论证了徐水釜山岩刻符号是古代先民的文化遗留,是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摘要】 秦金银器的出土地点主要集中在甘肃、陕西等地,在全国其它地方也有零星出土。本文从考古出土的秦金银器的类别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并着重讨论了秦金银质车马器的制...
摘要:2009年8月在西安鉴定青铜器时,发现一件内史毫丰铸造的青铜器,据传出自山西,甚为重要,这是目前发现的铸造精良,装饰华丽,铭文最多,时代明确,且自名为“同”的一件...
自成都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展”备受好评。走进“西蜀称天府——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成都”展厅,记者就看到四部西汉织机陈列模型,这些模型...
【摘要】 中国史前农业起源和发展一直是考古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稻、粟两种文化是农业文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稻作文明和粟作文明分别在南、北方起源并形成各自发展...
唐代初年的军戎服饰与南北朝和隋代的样式相差不大。唐代中期,贞观之后,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逐渐形成,至晚唐时已经形成了固定形制。 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
内容提要: 中国五位顶尖考古学家苏秉琦、严文明、张忠培、李伯谦、王巍在运用考古学材料进行国家起源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建树。由于新材料层出不穷,故而应不断仔细观察和...
【摘要】 2010年,铜川市考古所在位于铜川市新区的未来城小区建设范围内发掘了一批墓葬。其中M9是一座带有过洞、天井的砖室墓,出土了釉陶祭器、瓷器、玻璃器以及木器等随葬品。从...
【摘要】 2012年2月下旬至3月初,在四川遂宁龙凤镇的停车场基建工地发现了一处古代窑场遗存的废弃堆积,我馆随即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文物整理与现场管理,由于堆积内出土器物丰...
摘要: 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问题早在1925年安特生先生在《甘肃考古记》提出“甘肃远古文化六期说”时就涉及到了,但他将早期序列颠倒了。后来夏鼎先生在《临洮寺洼山发...
【摘要】 在昭陵已发掘的19座壁画陪葬墓中,有7座遗留有乘舆壁画。本文通过对这些乘舆壁画内容与布局的分析,认为昭陵陪葬墓乘舆壁画反映的主题,摆脱了自东汉以来贵族墓葬乘舆壁画...
摘要: 用打碎了的陶、铜、玉器随葬,或者用非实用性的明器随葬,是商文化墓葬中常见的现象。前者流行于二里岗文化时期,后者则以殷墟文化时期为盛。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习俗之...
【摘要】 关于秦始皇帝陵出土彩绘青铜水禽铜矿料来源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秦代的物质文化、青铜器冶铸工艺、装饰工艺以及铜矿来源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部分秦始皇帝陵园出...
【摘要】 秦堂山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溧阳市上兴镇东塘村,2011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起,由南京博物院、溧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溧阳市文物管理委...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 在石器时代,北方的红山文化与南方的良渚文化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有特点的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由于这两个...
内容提要: 通过对西夏陵区已发现的十座帝陵进行了系统考述,对争议较大的六号陵做重点考证,从方位排序、出土文物、残碑内容、考古材料等四个方面考证出六号陵陵主为崇宗乾顺...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汉水中游地区史前婴少儿瓮棺以腰坑形式与成人进行合葬的墓例情况,并对该地区史前腰坑材料进行了系统梳理,推断这些腰坑原奉应是瓮棺的载体,并通过对我...
摘 要: 自20世纪70年代初,新乐遗址的发现揭开了下辽河流域新石器时期文化面貌,填补了下辽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空白,推动了辽河文明起源的研究。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下辽河...
在河北博物院馆藏的大量精美文物中,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是最为精巧复杂、最令人震撼的文物之一,被誉为古代中山文化的杰作。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1977年出...
名称:后母戊鼎 尺寸: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千克 年代:商代 出土: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 国家博物馆以收藏中国古代青铜重器著称海内外,“中国古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