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27.1厘米。侈口,圆弧腹,下承圈足,修足规整。通体施白釉,釉面莹润。盘心以青花绘折枝九桃。外壁绘九朵缠枝牵牛花,与盘心九桃互为映衬。盘外底心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
■江苏苏州 白尼 如图所示这件鎏金银饰“魁星点斗”,高4.9、宽3.6、厚约0.6厘米,背面焊一长0.8、宽0.4厘米银片,上有阳文“郑有记”三字款。手工艺制作为剪片、弯片、锤揲、錾刻...
图1 萨珊王朝的俾路斯银币(正背面) 图2 嚈哒王朝仿俾路斯式的银币(正背面) 图3 嚈哒帝国底图 图4 萨珊东部靠近贵霜西部的呼罗珊地区铸造的第纳尔金币(正背面) 图5 佛像与菩...
图1 清康熙五彩采莲图瓷盘 图2 清雍正粉彩手绘采莲图双耳尊 图3 清光绪青花采莲棒槌瓶 ■河南三门峡 朱卫东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吟咏起这清新...
图1 一组秦汉文字纹和云纹瓦当 图2 一组灰陶琉璃筒瓦 图3 固原境内秦汉遗址出土的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构件 ■陕西安康 刘勇先 在宁夏固原博物馆的展厅内,展示了数组固原周围秦汉遗...
■江苏南京 胡剑明 “杜康佳酿千年在,李白新诗百首题。集摹积古彝器,卅六峰人,倪凤作。”这是一件8×8厘米的正方形器物,高为7厘米,四面分别为一幅行书和三幅画(见图),底...
图1 宋代邵雍《山村咏怀》 图2 明朝诗人半峰斌公《王十岳金平渊山寮避暑》 图3 写月佳句 图4 樵牧山人诗句 图5 宋代汪洙《神童诗》 图6 唐代太上隐者诗句 图7 《笠翁对韵》诗句 图...
图1 图2 图3 ■安徽合肥 芙蕖 萝卜,又名“莱菔”,自古以来是中国人饮食中最常见、最普通的菜品之一。中国古代瓷器上的纹样,多来源于生活,且丰富多样,既有高山流水、人物花...
■福建泉州 王国良 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相结合的一种制瓷工艺。斗彩技法萌发于宣德年间,发展于正统年间,成熟于成化年间。清代各朝都有仿制,尤以康雍乾三朝仿品最多。...
图1 盘内 图2 外底 ■江苏镇江 刘丽文 道光时期(1821—1850)社会动荡,国内外矛盾进一步激化。道光二十年(1840),爆发了鸦片战争,内忧外患不断,随着经济、文化的衰落,景德镇...
■江苏泰州 李晋 朋友书房挂有一匾额(见图)。匾额长71、宽32、厚2厘米,楠木材质,抚之温润,散发沉静。匾额上刻“晚香”两字。字中有残存绿色,可见之前是填过色,时光如魔术...
图1 莲花口五联瓶 图2 莲花口五联瓶(俯视图) 图3 瓶底 ■安徽合肥 芙蕖 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各个时期的陶瓷器造型、纹饰、釉色丰富多彩,能工巧匠们常以聪明才智创造出千姿...
■福建石狮 王国良 在我国悠久的陶瓷发展史上,色釉地轧道粉彩器可谓是一朵绚丽的奇葩。其色釉有粉红、胭脂红、绿色、蓝色、黄色等。“轧道”,也称“压道”,指在色地上以铁...
■江苏苏州 白尼 如图所示是一件清代“蟾宫折桂”鎏金银帽饰。帽饰饰于帽子正中,俗称帽正。这件帽饰重2.9克,高3.7、宽4.3、厚约0.8厘米,呈半浮雕类椭圆形,鱼籽纹为地。整体由...
图1 图2 图3 图4 ■河南邓州 许满贵 《辞源》:“杯,盛饮料的器血。也作‘桮’‘柸’‘盃’。”如图1、2所示为金元时期的邓窑青釉茶杯盖,直径9、高5、盖口径7厘米,杯口内壁高...
■上海 王家年 欣赏竹根雕艺术作品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但每件迥然不同,独一无二,别有情趣。竹根雕作品是按所采集竹根的自然形态进行的艺术创作。利用千姿百态的竹根竹节,...
图1 明代青铜玄武 图2 明代青铜狻猊 图3 清代青铜獬豸 图4 清代青铜鸟兽合体形器 ■湖南长沙 文亮 神兽,在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是指以两仪二圣(太阳烛照,太阴幽荧)与天之...
■安徽石台 周小丽 这件清代竹雕杜鹃鸟水盂(见图),长9、宽7、高4厘米,重77克,是用老楠竹的竹节雕刻而成。竹节的凸起处,圆雕为杜鹃鸟的头部。竹节的中空处为杜鹃鸟的腹部,...
■江苏苏州 白尼 珐琅嵌宝银对簪,典雅含蓄,秀美华艳,点缀出精致、雅丽、迷人的风韵,更是笑靥如花中,隐蕴眉宇间,那一抹掩藏不住的妙曼风采。古代用于男女头发上的首饰,...
图1 宋代高丽青釉鸳鸯钮三足带盖熏炉 图2 元影青釉瓜形铁锈花龙柄提梁壶 ■湖南长沙 何锦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又名重庆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