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衡州窑青瓷瓜棱尊,现藏于衡阳市博物馆 ■湖南衡阳 陈灿 衡州窑是指产生于中唐,兴盛于宋元的古衡州(即今衡阳市)境内的一个以生产青瓷为主的窑系。它是中国民窑中最具特色...
图1 图2 ■陕西安康 刘勇先 我书架的常用工具书旁,有一鸳鸯莲池纹五彩瓷书挡,每天看到它都会有个好心情。民间对书挡的称谓有四个叫法:瓷枕、脉枕、书挡、书立。有人说,这种...
图1 图2 ■江苏镇江 刘丽文 攒盘又称“拼盘”、“全盘”,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器具,由一定数量、各种式样的小盘,拼攒成一个多格大盘,造型多样,有圆形、六方形、八方形、莲花形...
■安徽歙县 王卫东 歙县博物馆收藏的清顺治丁酉年款的青花二龙戏珠纹净水碗(见图),口径13.8厘米,高10厘米,腹围49厘米,重0.925千克。器型敦厚古朴,直口,圈足小而高,鼓腹。...
■安徽滁州 淑行 近期,我在整理多年来收集的众多瓷片时,发现一枚明代民窑青花碗底残片上竟有“CHINA”字样(见图),颇感新奇。该瓷片是2006年我在明光市淮河边的津里镇大码头...
图1 作者收藏的青白釉残瓷碗内印花图案 图2 白釉残瓷碗外观 ■江西南昌 张翊华 如今,在文物市场的地摊上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赝品,你很难淘到有价值的完整古瓷,但喜欢收藏陶瓷...
壶底足 ■江苏南京 安然 每年春夏交接时节,江南浓碧如绸的湖面上,一片片椭圆的绿叶伸展开来,如张开惺忪之眼,又似在湖面撒满绿钱。每当荷花初绽,总叫人迫不及待地回味起果...
图1 图2 图3 ■江苏镇江 刘丽文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突出表现在城市中茶肆、茶馆、茶坊林立,茶汤品种繁多。宋代饮茶内容丰富于前朝,“点茶”广为流...
■山东东营 王莹莹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的“史前文化展”展厅,陈列着一套美丽的贝壳饰品(见图)。这套贝饰是在五村遗址的一座墓葬中一具女性骨骼的胸前颈项下发现的,共由75颗贝...
长沙市博物馆于2010年征集到1件汉代铜鼎,鼎腹部外壁近口沿处和鼎盖均刻有“大祝氏”三字铭文,故称“大祝氏”鼎。征集人员曾对这件铜鼎做简要介绍,将该器定为西汉时期,铭文...
伊万里瓷是江户时期(1603~1868年)在日本有田地区烧造完成后,从毗邻的伊万里港贩运出海的瓷器。作为日本最著名的外销瓷器,日本伊万里瓷与“中国伊万里”瓷在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
1992年初夏,在海原县贾塘乡境一座名为“临羌寨”的西夏古城遗址,出土了一枚西夏印,铁质,方圆形,直径5.5厘米,厚1.5厘米,重200克。印文为西夏文“官”字,仿宋体,字体优美,...
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陈列中,展出了一组金代井陉窑瓷枕。这几件瓷枕,胎质和釉色比较独特,釉呈一种浅淡的米黄色,装饰手法也比较少见,与其他窑口生产的瓷枕风格迥异。五...
1978年,德州地区文物工作队对禹城市邢寨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一座小型汉墓的头箱中出土彩绘陶壶一对(陈骏:《山东禹城县邢寨汪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83年第11期)...
图1 唐代白瓷壶 图2 唐代四系带盖青瓷罐 图3 唐代白瓷豆 图4 唐代四系白瓷罐 图5 唐代带盖绿釉辟雍瓷砚 ■陕西安康 刘勇先 唐代白瓷壶(图1),高14.4、腹径13.5、颈径4.8厘米。喇叭形...
图1 山东嘉祥武梁祠前石室邢渠哺父图画像石 图4 牛郎挑着儿女追赶织女的情景 图3 武氏祠左右石室的邢渠孝行图 图2 武梁祠中的邢渠哺父图 图6 武梁祠中董永故事的画像 图5 四川渠县...
图1 图2 ■江苏南京 胡剑明 “十年寒窗读书郎,凿壁借光头悬梁。中老及第已不易,少年岂登天子堂?”这是清代戏唱本《读书郎》上的四句,道出了古代科举之叹。 近日,与南京藏家...
图1 图2 ■浙江杭州 李益炯 李熊熊 图1是一块明代万历年间的瓷片,上面画着一段古城墙。看那城门紧闭,城楼高矗,不禁要问:这是一座什么城呢?我们初步研究后认为,这座城不是...
■湖北武汉 李笙清 “走索车坛尽女娃,十人倒有九人麻。看钱丢罢还求赏,手捧铜锣到处扠。”这是一首流行于武汉地区的汉口竹枝词,生动地描述了晚清时期武汉三镇街头巷尾的露...
图1 “龙纹” 图2 “凤纹” 图4 外壁呈祥文 图3 外壁龙凤文 图5 内心 图6 外底 ■河北石家庄 江志君 这只民国时期江西瓷业公司烧造的珊瑚红龙凤呈祥描金高足碗(图1),口径14.1、足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