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秦贯 雍正上品粉彩瓷器,佚丽清新,开一代之奇。所绘花鸟人物山水,工艺殊绝,意态不减,无一不备。如图所示这件清雍正粉彩人物故事瓶,高25厘米,瓶体画面就生动地演绎...
■河南邓州 许满贵 明清砚之纹饰,绝大多数以信史记载的美好故事和喜庆征兆的图像绘刻在砚石上,求吉驱凶、相互祝颂,本文要介绍的这方“日月合璧”回纹端砚便属于此类。 此砚...
■上海 伯轩 龙门博物馆收藏的这套唐白瓷茶具(见图),由罐、壶、杯、盏、盏托、碾、勺组成,是一套完整的唐代茶具,白釉微泛金黄,釉汁均匀饱满,有细碎开片。罐丰肩圆腹,...
■陕西安康 刘燃冰 雍正青花岁寒三友盖罐(盖缺失)(见图),高13.5、口径5、足径10.6厘米。主题纹饰为虬劲的苍松、茂密挺拔的翠竹、盛开的腊梅分布罐体周围。内底及器里施白釉...
■江苏 尹钊 李婷煜 戴雪峰 图1、2为宋代“蜀将关羽”打马格钱,钱径30毫米。蜀汉名将关羽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备受历代推崇,并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
■湖南长沙 钟伟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主题中,动物题材早于并多于植物题材,祥瑞动物早于并多于写实动物。同时动物题材中大凡与写实动物不能划等号的,在是与非之间的动物,皆称...
■浙江杭州 李熊熊 明代瓷画中有各种各样的“寿星图”。观看“寿星图”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寿星总是坐在那里,似乎不会走路。坐着的寿星身边,永远有一根比人还高的拐杖...
■河北石家庄 李立华 近日,在河北邯郸中国磁州窑博物馆,笔者邂逅了一组花卉纹瓷器。它们历经千百年依然繁美似锦,独有一种岁月沉淀之后的“芬芳”。林林总总的花卉纹瓷器中...
此炉直径10厘米,仿战国两汉时期流行的青铜奁造型,通体暗红色;筒状炉身仿竹节造型,上粗下细,敦实厚重;炉身自上而下均匀饰四条弦纹,简洁朴素;底足仿竹根造型,弯曲呈三...
■安徽合肥 皖君 簋,是古代盛放煮熟的黍、稷、粱用的食器,相当于现在的大碗。古人在宴飨时席地而坐,簋放在席上,用手到簋里抓取食物。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周和...
■江苏 尹钊 李婷煜 戴雪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崇尚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基因禀赋,这个论断,不是一言以蔽之的“光环说”,而...
■上海 高阿申 五蝠捧寿纹,为瓷器装饰的吉祥纹样之一,盛行于清乾隆朝至清末。何为五福?据《尚书·洪范》的诠释:“一为寿,二为富,三为康宁,四为攸好德,五为考终命,是谓...
■浙江金华 曹兆燎 由于瓷画边角残缺,尽管没有月亮、水池,见到这幅明嘉靖年的《僧敲月下门》青花瓷画(见图),有古诗文化功底的人都会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
■山东滕州 葛海洋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镜,出土于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青铜镜萌芽于夏商,兴于战国,盛于汉唐,而衰于宋元,止于清末。以其丰富的...
■福建德化 孙艺灵 历代以来,穿花凤凰的形象在德化窑青花瓷中经常出现,如单凤口衔牡丹飞舞、双凤在牡丹花中追戏、双凤比翼穿云、双凤口衔彩带等。凤凰在古代被视为瑞鸟,为...
■河北石家庄 李立华 上世纪70年代,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玉器多达千余件。这批玉器,品类繁多,造型优美,工艺精细,文化内涵丰厚,造型设计出神...
■江苏泰州 李晋 锁片是民俗物件中的重要门类,由金银铜玉等材质构成,制作时先把原料裁剪为锁形薄片,然后运用雕刻、模压、镂空等工艺在上面装饰图案文字。昔日家族中若增添...
这件明万历时期的御制铜胎掐丝珐琅人物纹八方几座,宽32.5厘米。整体造型庄重规整,美观精致,材质细腻,器身光泽明亮温润,予人呈现高贵典雅之感。北京保利2018春拍会上,该器...
■甘肃兰州 胡玉峰 《昙花记》之郊游点化写唐代一位贵人姓木名清泰,不仅世世显贵,而且自身又屡立战功,赐封定边王,有一妻二妾,皆美貌贤慧,可以说是一个享尽了荣华富贵的...
■山东东营 赵金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珍藏一件东汉龟钮“郭赏”印(图1),1991年出土于广饶县花园乡(今乐安街道)后安王村。 此印青铜质地,通高1.7厘米,印面呈正方形,边长1.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