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 尚代文 这件清代青花三星图灯笼瓶(见图),高50.8、口径20.4、腹径24.5厘米,造型规整,器型硕大。撇口、短颈、斜肩、圈足,双铺首,胫部内收,近足处外撇,足径与口...
■江苏溧阳 黄诚 “天马来兮从西极,径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征伐大宛国获得大批汗血马,武帝特意为此而作《西极天马歌》以赞宝...
■甘肃兰州 胡玉峰 棒槌瓶为康熙朝新创瓶式,因形似棒槌而得名,其腹部画面广阔,最宜瓷画,流行一时。 此瓶(见图)高25.4厘米,造型修长,比例协调,内外通体施白釉,莹洁细润...
■安徽安庆 陈璟 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有一枚南朝刘宋时期铸造的精致小钱(见图),名曰“景和”,直径1.87厘米,重1.3克,是钱为青铜质,钱文为小篆体,从右至左读“景和”二字,...
■浙江金华 曹兆燎 东阳歌山窑是婺州窑青瓷的重要产区,为婺州窑之上品。歌山窑创建于初唐,当时主要烧制玉璧足碗。到五代,产品有碗、盘、粉盒、执壶等,其代表作为高足花口...
■江苏南京 胡剑明 “听荷抱琴雅意呈,携子抚花润无声,一勾一划诗韵在,梅蕊静若暗香人。”这样四块为一组的清光绪时期青花瓷片(见图),依次呈现在读者眼前,青中闪白,白...
■安徽合肥 芙蕖 “群仙祝寿图”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这一题材被广泛用于国画、版画、年画、木雕、刺绣、缂丝和瓷器等多种载体之上,深受民间熟知与喜爱。其内容丰...
■上海 高阿申 缸高17.1、口径21.8、底径12.5厘米;玉璧底,底心凹脐及平底的边缘部位施釉,其中间涩圈上有一环垫烧痕,胎质细洁坚硬。通体罩粉白釉、色呈浆白,釉面光润,并有较...
■上海 王家年 轿箱是明清箱具中较为特殊的品类,是明代轿文化流行的产物,为方便官吏士绅于行旅时存放重要物品于轿内而制造,其两端下方内缩,恰可方便搭置轿内轿枨之上,既...
■湖南长沙 天心 “华封三祝”出自《庄子外篇》的《天地篇》,一祝长寿,二祝富有,三祝多子。如图所示这枚清代浙炉“华封三祝”背八宝花钱(见图,直径47.5毫米),就很好地传...
■浙江杭州 李熊熊 明代前期,瓷器上出现过一种特殊的龙纹(图1、2、3)。它的头似龙,身躯细长盘曲,如藤蔓草叶一般;龙嘴里有的吐出一枝莲花,有的吐出几串珍珠。这种龙纹,...
■重庆 王祖远 2013年,笔者曾在中原某地有幸一次捡漏三枚不错的古代钱币,其中一枚是大历元宝。 “大历”是唐肃宗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代宗李豫的第三个年号。公元765年,刚刚平...
■江苏溧阳 黄诚 中国的古代玉器进入两宋时期,其制作风格及使用对象愈来愈世俗化与大众化,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各种平面造型的玉佩,也不断涌现出各种用以把玩的圆雕肖生类玉...
■湖北武汉 李笙清 “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随行供啸咏,沿路撷芳华。挂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红尘安得近,香籁度帷纱。”这是清乾隆皇帝的一首御题诗《咏挂瓶》,所吟之...
■湖南长沙 钟伟 以往不被人重视的元代玉器,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及其知识不断被人掌握,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厚爱。其大致可分为食用器、佩饰和文房用具三类,材质以青玉...
这件葵花式大碗,直径19.4厘米。碗心于青花双圈内绘云龙图案,外壁于每瓣内开光绘团龙纹,龙纹威猛有力,白釉清亮,简洁明快。底款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该器在香港...
■江苏泰州 李晋 最近在友人家中欣赏到一只青花骏马纹盖碗(见图),盖碗系友人祖传,原有八只,传到友人手中时,只剩下了一只。此碗瓷质洁白细腻,青花发色柔亮,从其盖顶内...
■上海 高阿申 缸口径22厘米,口唇外翻,玉璧底,胎质洁白细润。底心凹脐处施白釉,釉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外壁暗刻四条升龙,于火焰中赶珠。龙身矫健有力,张牙舞...
■陕西安康 刘燃冰 凤纹是一种传统的陶瓷器装饰纹样。凤是远古氏族图腾的一种标志,是远古传说中“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的神鸟,其形象在传说中十分神秘奇异。新石器时代某些文...
■山东滨州 丘云 这件清康熙五彩“南柯一梦”人物故事纹笔筒(见图),高15.8厘米,造型小巧,直筒,玉璧底。外壁以五彩作画,绘南柯一梦人物故事。周围衬以山石草木。画面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