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全部哲学都是语言批判”是对于哲学语言学转向的精准概括。但是,语言学研究范式是不断演变的,不能一概而论。在20世纪,语言哲学经历了“语形—语义—语用...
【摘要 】正人类所有的宗教活动,都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信仰"(faith)和"仪式"(ritual)。前者主要表现为系统的教义和经书,后者则表现为表达或实践这些信仰的行动。所谓"仪式",就...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以中国对外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某些西方专家,凭借惯常的西方式国际政治思维,对中国外交进行轻率点评,得出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结论。 长期以来,以中国对外...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王明珂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研究】 王明珂的新著《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被认为是作者的经典著作《游牧者的抉择》《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
【核心提示】所谓“文化外交”,即观点、信息、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文化领域内国家及其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是一种软实力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场合下,这种“心灵之间的交...
【摘要 】正2015年9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中世纪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
作者简介: 天津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陈翰笙先生被誉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之父”,“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学先驱”,而且在历史学、社会学和国际政治学...
【摘要】 在人类历史上,以放眼世界的宏阔目光观察人类文明发展的方法有着漫长的传统。从希罗多德的《历史》问世以来,不同类型的“世界史”在不同文明中多次出现。到19世纪,...
●历史:《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作者:(英)麦克格雷格 出版:河南大学出版社 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是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新大陆的发现大大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之前被奉为...
2016年是中埃文化年,中埃建交六十周年,是中埃两国友好交往中值得纪念的特殊一年。中埃两国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国家间的友好交往与互信合作缺少...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70周年学术论坛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首发仪式现场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 (记者李玉 查建国)2016年5月3日是远东国际...
【摘要】14世纪中叶,随着英国商品经济化进一步发展,面对流通领域资金短缺,以及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恐慌与抱怨,英国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货币政策的保护主义法令。这些政...
【摘要】 奥林匹亚赛会是古代希腊最重要的宗教节日之一,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源头。古希腊人所特有的这种社会活动从一开始就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宗教仪式活动的派生物和...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抟也。”政治制度史是政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与一个国家的发展休戚相关。谢俊美撰著的《政治制...
【核心提示】总体而言,当前南海局势有恶化的危险。随着各国介入南海问题程度加深,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空前巨大。 2014年5月2日开始,中海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附近进行钻井作...
【摘要】 当代美国著名的女性史学家林·亨特,对国内史学界来说并不陌生。李剑鸣、俞金尧、徐浩、李宏图、周兵等学者对林·亨特在当代西方史学的"文化转向"与新文化史中所做的贡...
内容摘要 :美日对二战期间一些历史问题的定性一直没有取得共识,原有的分歧在当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再度表面化,尤其是两国围绕着慰安妇问题的争端引人注目。美国国内各界对此...
作为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国际法是整个国际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实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将引领中国更好地...
【摘要】 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历史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的总结和升华有助于历史学家从庞杂的历史现象中提炼出深层的机理;另一方面,历史理解...
【摘要】 雅赫摩斯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初期一位重臣,从该王国开国的第一位法老始,先后辅佐过阿赫摩斯一世、阿蒙霍太普一世、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二世、图特摩斯三世和哈特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