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自恃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最强大的军队”和“强大的联盟”,在国际上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与此相适应,美国在国家安...
摘要: 基思·托马斯是英国当代史学名宿,西方新文化史的代表性人物,他以《宗教与魔法的衰落》和《人类与自然世界》等著作饮誉国际史坛。托马斯也以倡导史学新方法著称,其历...
20世纪最后收获的国际关系主旋律——和平与发展,由中国等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所共同主导确立;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主旋律是什么?谁来确立,拿什么来确立? 2015年迎来了联...
【内容提要】 文德十字军是1147年针对文德人(Wends)的十字军,也是12世纪中叶—16世纪初波罗的海十字军的第一波次。在民族大迁徙时代,作为斯拉夫民族最西部的部落群体,文德人向西、向...
■杜晓宇 “一篇读罢头飞雪”,中国的史籍何其浩繁,《史记》有五十二万多字,《明史》已扩至二百八十万字,二十四史共有三千二百五十九卷,再加上《清史稿》五百三十六卷……...
中国社会科学网综合外媒报道 2016年4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出版了美国耶鲁大学金融与管理研究教授、该校管理学院国际金融中心主任威廉N.戈茨曼(Wi...
【摘要】 美国当代哲学家、史学家阿瑟·拉夫乔伊是欧美观念史研究的奠基人,他长期致力于观念史研究,不仅确立了观念史的研究对象——"单元观念",而且逐渐形成了一套研究理论和方...
当前史学研究出现新变化,史学通俗化或者说通俗史学的流行是最突出的现象之一。近日,就如何看待通俗史学的出现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通俗史学是史学...
【摘要】 土地盐碱化是长期困扰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个重大问题。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建立在人工灌溉基础之上的,但人工灌溉带来的另外一个后果便是土地的盐碱化,二者相生相伴...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记者 耿雪 张春海)6月5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周一良全集》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全书四百余...
【摘要】 希罗多德《历史》卷三中记载大流士登基的内容与波斯帝国重要官方文献《贝希斯敦铭文》存在着密切联系。希罗多德的相关记载在人名、谱系与基本情节方面同《贝希斯敦铭...
【摘要】 历史学有必要理解社会时间的本质。20世纪西方史学中,布罗代尔打破线性时间观,认为历史时间存在三个等级: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其中对历史发展起终极作用的是长时段。...
贾淑品 摘要: 卢森堡对伯恩施坦妄图把社会民主党建成一个“全民”的党、“一切富有仁爱精神的”改良党进行了系统地批判,她认为伯恩施坦这种以改良主义为指导,以议会斗争为...
【摘要】 特伦斯·兰杰是当代著名非洲史学家,非洲史学科奠基人之一。兰杰主要关注南部非洲历史,尤其是津巴布韦史。20世纪60至70年代中期,兰杰所创立的"达累斯萨拉姆学派"是非洲民...
日前,结束了3个多小时的讲座,78岁的樊锦诗和数十位北京大学学生在敦煌研究院前合影留念,日光灼烫依然。 1962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生樊锦诗第一次来大漠之边的敦煌莫高窟实习...
中美日俄作为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力量,其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博弈将决定性地影响地区局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不仅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发动机,也将成为地区融合的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 (记者李玉 查建国)4月23日,历时五年编撰而成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五卷本)在上海发布。该书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教授...
5月4日至11日,李克强总理对非洲四国和非盟总部进行了访问。这次访问,中非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多边和双边协议;同时,李克强也在各种场合进一步宣示了中国对非洲中长期发展问题及...
【核心提示】实际上,国关理论的价值就在于能够解释现实,而国关现实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不断变化与发展,因此,即使一些很成熟的理论,随着形势的变化,也会不断碰到不能解释的...
当地时间1月21日,美国和古巴官员开始了关于双方关系正常化的高级别对话。尽管首次对话并不顺利,美古双方对全面“关系正常化”各有保留,但两国关系改善的进程已经启动,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