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都在关键时刻:彭德怀四渡赤水中的8次建议(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五次:前敌司令部进攻鲁班场的决定已经作出,彭德怀却表示反对:“应迅速脱离当前之敌”,停攻鲁班场
     由于周浑元部听令蒋介石,对红军紧追不舍,其对红军构成的重大威胁是地方军阀无法相比的,是建立黔北根据地的主要障碍,因此周浑元部成了红军的重点打击对象。如果打击周浑元部成功,红军不但能立刻解除心腹之患,还能震慑四方之敌,大涨士气,从而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但周浑元纵队坚守阵地不肯出战,红军3月5日、6日两次寻歼周浑元部未果,消灭周浑元部计划暂无法实行。
     3月10日,林彪、聂荣臻向中革军委发出一份万急电报,提出进攻地方军阀驻守打鼓新场的一个师。理由是既能稳操胜券,又便于扫清西进之路。但这一建议,明显不符合前敌司令部打击中央军的部署,遭到毛泽东反对,但“朱德认为林、聂建议可取”。
    于是,前敌司令部里发生了分歧。
    几经争论,最终按毛泽东的意见,决定不进攻打鼓新场。
     3月12日,在苟坝附近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新的“三人团”(又称“三人军事领导小组”)。会议还作出了战略方针及贯彻措施的决议,由中革军委13日下发各军团:仍以黔北为主要活动地区,控制赤水河上游各渡口,作为转移枢纽,以消灭王家烈部与薛岳部队。
    3月13日,前敌司令部决定进攻鲁班场之敌。对此,彭德怀则表示反对。
     从地理位置、地形来看,鲁班场位于仁怀县城西南23公里处,距茅台20公里。东有凉风垭,其上摩天岭海拔1400多米。西接马鞍山,西南至三元洞五六公里间为横形田坝,东北是丘陵地带到坛厂。下场口两山对峙成钳形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从双方的兵力来看,周浑元第三十六军辖3个师,鲁班场为第五、第九十六师各3个团。其第十三师辖2个旅4个团位于鲁班场附近三元洞。但从编制员额数、火器、弹药综合力量看,红军难说有优势。
     从敌军的形势来看,周浑元部从11日开始陆续到鲁班场、三元洞后,驱赶群众伐木砍树,在周围山上修工事、挖战壕、筑碉堡,壕沟前每隔1米埋设大木桩,相互缠绕藤条、布置荆棘,构成一道道障碍。
     正是基于这些分析,彭德怀和杨尚昆向前敌司令部建议:“敌人阵地工事坚固,地形对我不利,无攻破周浑元可能。似应迅速脱离当前之敌,控制仁怀、茅台,西渡以吸引滇、川两敌,寻求机动。”
    但彭德怀向前敌司令部提出的建议未被采纳。
    3月14日,红军前敌司令部发出绝密电报,决定于次日发动向周浑元部的进攻。
    军令如山倒。3月14日,遵照中革军委命令,彭德怀率红三军团进入鲁班场东南地区。
     3月15日拂晓,红军先向鲁班场第五师阵地正面进攻,遭到猛烈反击。战斗异常激烈,敌我双方,往复进退,白刃格斗,血流漂杵,一些地方齐人深的荆棘茅草被践踏为平地。由于敌兵力集中,工坚地利,并不时派预备队反击,红军虽多次突入敌方阵地终无大进展。战至天黑停止攻击,与敌对峙。
     鲁班场之战,是红军在贵州继土城、遵义城南高地防御战之后,又一次硬仗、恶仗。在这场战斗中,红军毙伤俘敌1000余人,但也牺牲480人,伤1000余人。牺牲的同志,不少是长征前在战斗中涌现出来的精英骨干。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如果彭德怀关于停攻鲁班场的建议被采纳,是不是可以避免红军的一次重大损失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