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毛泽东为何强烈要求中国一定要有核潜艇?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文章摘自《毛泽东与重大决策纪实》
    作者:张树德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本书简介:透析新中国划时代十件大事发生的真相,展现毛泽东炉火纯青的决策艺术,清晰的还原历史。其中包括揭露了抗美援朝决策内幕、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的改革、炮击金门事件、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纪实等等一些列的……[连载内容]
     1974年8月1日,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46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第一艘自己设计制造的鱼雷攻击型核潜艇正式交付海军服役的日子。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增加了一件极具战略威慑力的“杀手锏”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人们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凝望着这海上的巨鲸--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它凝聚着毛泽东和党中央多少领导同志的心血;它包含了全国多少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的汗水!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中国人民为有了自己的核潜艇保卫着祖国的海疆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当时世界上许多人士为正处在被封闭和动乱中的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核潜艇而大为震惊和不解。他们知道,中苏关系自50年代末就开始恶化,中美之间那时还未建立外交关系,无论苏联或美国都不可能援助中国制造核潜艇。他们不敢相信,中国领导人敢于作出如此惊人的决策,他们不敢相信,中国人能靠自己的力量造出如此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型的核潜艇。但事实已经证明,中国人民就是在缺乏外国技术资料,没有用一件外国材料和设备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力更生设计制造出优于世界同类第一代水平的核潜艇。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英明决策,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可攀登的智慧和力量,将永载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一、“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58年6月底,毛泽东圈阅批准了中国研制导弹核潜艇的报告。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研项目在中国大地秘密展开
     潜艇的远航能力是衡量潜艇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潜艇体积的限制和对燃料的消耗,使潜艇的优点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核潜艇以核动力推动,由于核燃料能量非常集中,用量极少就可以获得巨大的能量,一公斤铀完全分裂可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800吨优质煤或相当于2100吨燃油充分燃烧后得到的能量。因此,核潜艇只需携带很少的核燃料就可完成漫长的远洋航行;另一方面,它长期潜伏的能力和神出鬼没的机动作战能力也会令水面舰艇大伤脑筋。现代核潜艇具有陆基战略武器无法比拟的“第二核打击力量”的优点。因此一些军事专家指出,“潜艇核动力装置的研制成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军军事技术上空前的大变革。”
     在世界上,美、苏等大国都加紧进行核潜艇的研制工作。1954年1月21日,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下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以核燃料作为动力的潜艇。随后,苏联、法国、英国也相继拥有了自己的核潜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国的中国怎么办,中国何时能够拥有自己的核潜艇?这是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领导人挂在心头的一件大事。
     早在1953年2月,毛泽东在乘军舰沿长江考察时,应海军将士们的请求,挥毫为5艘舰艇写下了内容相同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题词。这题词写得笔走龙蛇,苍劲挺拔,显示了毛泽东振兴海军,加强海防的强烈愿望和急迫切心情。这也是毛泽东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经过沉痛思索后,在激愤中有感而发,写下的题词。题词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愿望和意志,成为照亮新中国海军建设航程的灯塔。
     毛泽东这次视察乘坐的“长江”号和“洛阳”号军舰,一艘是江南造船厂制造的,不足400吨;另一艘是日本制造的,不足1000吨,而且仍以煤和柴油作动力。军舰航行在浩瀚的长江里,显得太渺小了。毛泽东站在甲板上,强劲的江风,撩起了他的大衣前襟,他在静静地思索:我们的海军是多么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精通历史的毛泽东对舰上的官兵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惨痛历史:近代的中国有海无防,帝国主义从海上破门而入,侵略我们国家。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80多次入侵,每次都从海上来。他们从旅顺、辽东湾,从塘沽、渤海湾,从烟台、青岛胶州湾,从海口,从雷州半岛,从钦州湾,由北到南的所有海口闯进中国来。一部中国近代史,几乎就是列强海上入侵史。毛泽东列举了帝国主义从海上侵略我国的罪行,又怒斥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晚清封建统治阶级,重陆轻海,畏敌如虎。先是禁海,等帝国主义打进来了,就投降。“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炮口威逼下,被迫签订了几百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毛泽东越说越气愤,为了使自己平静一下,他沉思了片刻说:所有这一切惨痛的历史教训,都告诉我们,今后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也会从海上来。现在,太平洋还不太平。毛泽东看着朝气蓬勃的青年水兵们,精神振奋,满怀期望地号召,“中国人民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在三天三夜的航行中,毛泽东在不断地思索。他时刻把海军的建设放在心上,特别强调抓科学研究和尖端技术。他说,现在不搞,将来就来不及,赶不上了。
     1955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钻研的……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5页)1956年1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的号召。这一年的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又指出:“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毛泽东这些富有远见的思想,成为我国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指针。
     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决策,国务院成立了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数百名科学技术专家,经过反复研究,制订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和“以任务带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确定了57项重要科学技术研究任务,“原于能作为军用动力堆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项。与此同时,海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指示精神,制订了海军科学技术和装备建设发展规划。为了贯彻毛泽东关于“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的指示和国家关于“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发展方针,经与一、二机部和科学院有关部门研究,海军提出了发展导弹核潜艇的规划。
     1958年6月,随着我国第一座实验型原子能反应堆开始运转,一直萦绕在主管国防科技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心头的一个想法终于成熟了:中国要研制自己的导弹核潜艇!
     此时距“鹦鹉螺”号下水已经4年,4年之中,世界核潜艇发展非常迅速,美国宣布从1955年起每年平均建造7艘核潜艇,到1971年建成一支拥有110艘的核潜艇部队。我们不仅面临着来自陆地上的核威胁,而且面临着来自海洋的核威胁。
     为了迅速启动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聂荣臻邀集海军苏振华政委、罗舜初副司令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一机部副部长张连奎,二机部副部长刘杰,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副院长王诤等领导同志和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就研制导弹核潜艇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与会者对研制我国的导弹核潜艇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并就研制的原则、进度、任务分工、组织领导、总装厂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
     6月27日,聂荣臻元帅亲自起草了一份绝密报告--《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核潜艇的报告》,报“德怀同志,总理并报主席、中央”。报告指出:“我国的原子反应堆已开始运转,这就提出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原子动力利用于国防的问题。关于和平利用方面,科委曾开过几次会进行研究,已有布置。在国防利用方面,我认为也应早作安排。为此,曾邀集有关同志,进行了研究,根据现有的力量,考虑国防的需要,本着自力更生的方针,拟首先自行设计和试制能够发射导弹的原子潜艇。”“拟以罗舜初、刘杰、张连奎、王诤等四同志组成一个小组,并指定罗舜初同志为组长,张连奎同志任副组长,筹划和组织领导这一工作。”
     这个报告一送上去,当即就得到了批准。6月28日,报告送审第二天,周恩来总理对报告作了如下批示:“请小平同志审阅后提请中政常委批准,退聂办。”6月29日,邓小平总书记仔细审阅报告后批示道:“拟同意。并请主席、彭总阅后退聂。”邓小平还在加快研制进程的有关表述旁加注“好事”。国防部长彭德怀和毛泽东主席也很快圈阅了这个报告。就这样,一项事关海军建设大局,也关系到国防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重要尖端技术工程就决定了。随即,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专门领导这项工作的班子,由罗舜初任组长,刘杰、张连奎、王诤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筹划和组织核潜艇的研制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