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邓公专门接见 “文革”开始后,金庸创办的《明报》开辟了“北望神州”专版,每天都刊登有关祖国的消息。在香港人眼中,大陆非常神秘,外界很难了解。“北望神州”正好满足了香港市民的心理需求。 金庸的政论文大多是对大陆政局的评述,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他对“文革”运动的抨击是非常尖锐的。同时,他又很看重邓小平的作为,并多有赞誉,特别是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后,金庸仍不改初衷,支持邓小平、称赞邓小平,断言邓小平还会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东山再起’”。 金庸对邓小平的认定,成为难能可贵的海外孤音,也给落难中的邓小平带来了一定的安慰。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觉得金庸是一个值得一见的人。 1981年7月18日上午,金庸应邀来到北京,受到邓小平的专门接见。此为金庸第一次见到邓小平,也是香港新闻界在新时期第一个得到邓小平接见的人。金庸当时的社会身份是香港《明报》社长。 当时天气很热,邓小平穿着夏威夷衫,金庸则穿着笔挺的西装。邓小平笑着让他脱下西服:“天太热了……咱们不用拘礼。”邓小平坐下后,点燃香烟,简单说了几句题外话后便切入正题,说起半个月前结束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我们主要办了两件大事:一是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是对人事作新的安排,这是为了保证我国政策的连续性。邓小平还说:六中全会比原定的时间推迟了一段时间才召开,这是因为《决议》没有写好。在写《决议》的过程中,我们反复进行了讨论,最大的一次讨论会有4000人参加。我们写这样一个《决议》,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写《决议》的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团结一致向前看,对历史问题做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总结,然后一心一意地搞四化。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金庸知道,十一届六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这项工作是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金庸高兴地说:六中全会开得比大家想象中的好,国内、国外对会议的反应都很好。全会通过的对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坦白公正地、从政治上解决了历史上的一些问题。这个决议很好。金庸对《决议》的看法非常准确,令邓小平非常高兴。邓小平将这些大事透露给他,目的是想让港、澳、台及海外同胞对《决议》的背景知道得更详细,有助于团结并激发广大海外同胞建设祖国的热情。金庸认真地听着,邓小平进一步说: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还有三件大事:一是要在国际上继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是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三是搞好经济建设,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谈到台湾问题,两岸统一问题,金庸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两岸执政党,我一向持和而不流,乃至‘中庸’之道。我觉得,在国家统一这件事上,大陆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基本的因素。”邓小平对此表示赞同,他说:三件大事中,国家的经济建设最重要,我们的经济建设发展得好,其他两件事就有基础,经济建设是关键,目前的经济需要调整。 交谈海阔天空,金庸最直接的感受是邓小平在思考很多事情,在考虑国家发展的大问题。邓小平问金庸:“查先生,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社会主义?”金庸去过很多社会主义国家,觉得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都不相同,所以他说:“不能一说社会主义国家就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说:“对对对,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建设社会主义要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来实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采取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法。”邓小平当时虽然没有具体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话语中已经透露出这层意思。邓小平还对金庸说:“你的社评我大部分同意,小部分不同意。您不是共产党员,我是共产党员,我们的世界观不同嘛。但大家爱国,希望中国强大,这一基本原则是完全一致的,我们有共同语言。”邓小平还告诉金庸:“你的小说我很喜欢看。”金庸觉得这是小平同志“随便说说”。回到香港后,金庸送给邓小平一整套精装《金庸作品全集》。 两个多小时的谈话,气氛活跃,邓小平抽烟一支接着一支。金庸一支烟抽完后,邓小平又递给他一支,并为他点火。金庸笑了:“您给我点火,不敢当!平时我烟抽得很少。我不抽了。”邓小平说,不要拘束,这样谈话就是朋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