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人俞敦培编辑的《酒令丛钞》中,将酒令归结为古、雅、通、筹四大门类,所辑令种多达300种以上,宋明之交,筹令所汲取的典故逐渐广博,鬼狐神怪,贤君名将,节令气候,花鸟山水,无所不包,比如宋代的名贤故事令,由32支筹签组成,内容是从古代历史中选出32位名人,将有关他们的典故刻于筹面,另拟一条相称的酒约,如“庄周和诙谐诞妄”(说笑话者一杯)、“王羲之袒腹东床”(未婚者一杯)、“陶渊明白衣送酒”(白衣者一杯)、“薛仁贵箭定江山”(习武者一杯)。除行令之内容千奇百怪之外,各种游戏令也逐渐成为唐宋以降酒席上的保留节目,诸如击鼓催花令,规则为用花一朵.令官蒙眼击鼓、其他入酒席者将花不断传递于旁座.令官喊停,持花未传出的一人罚酒,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1447~1516)曾用此令戏成七律一首:“击鼓当筵四座惊,花枝落蜂往来轻。鼓翻急雨山头脚,花闹狂蜂叶底声。上苑枯荣元有数,东风去往本无情。未夸刻烛多才思,一遥须教八韵成。”第三、第四两句,描写击鼓催花的情景,极为传神。 随着饮酒成为中国世俗消遣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依托酒宴的遣兴游戏也蓬勃兴起,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文字游戏“酒令”,其萌芽也出于周代礼仪典章制度。 酒为钓诗勾——沉醉中的中国传统文学创作 “吵彼高岗,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兑就,维以不永伤。”这首来自《诗经》中的《卷耳》,是中国现存最早关于饮酒的文学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历史上,酒与士人吟咏结缘可谓一拍即合。“高祖回乡把酒唱大风”,揭开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序幕。而在这个以汉赋著称的文学创作繁荣期,使我们得以获取酒在中国古代世俗生活中重要地位的最早材料。汉赋中涉及吟咏汉代饮酒处多达20篇之多,大多为铺陈华丽的奢侈饮宴场景描写,如枚乘《七发》中“旨酒嘉肴,羞炰宾客。涌觞并起,动心惊耳”的词句。然而直到魏晋时期,酒才开始借助士人的狂放任诞之风,成为文学创作中独特的精神映像。 东晋末年,司马氏朝廷偏安江左,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纷乱更迭,强者不断对长江以南虎视眈眈,士大夫面临的紧迫危机不再是政治迫害,因此饮宴之风不再以乖戾放诞为主题,而强调恬淡与接近自然,从而使得饮宴成为文学创作的良好触媒。号“五柳先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历经桓玄之乱,于义熙元年(405),以一句“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去彭泽县令之职,返归故里,开始了“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根据统计,陶渊明现存诗文146篇,涉及饮酒者共56篇。其中饮酒诗20篇,更是中国传统文人诗歌中咏饮的典范,引得后代文人以酒赋诗,都会追合其前韵。《宋书·陶潜传》记载说,陶潜自备无弦素琴一张,微醺时就抚弄寄意,来访者无论身份,都摆酒迎接,如果陶氏本人不胜酒力,先于客醉,就对其言“我醉欲眠,卿可去”。为了表达自己通达不拘的隐士之风,陶氏还特意不用器皿滤酒,直接以头上所戴葛巾,“葛巾漉酒”自此也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会饮赋诗时喜用的典故。正如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所书:“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