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甲午战前中日装备引进对比:清朝靠外购 日重创新(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三、甲午战前中日装备技术引进内容措施之异同

甲午海战前,中日两国在装备技术引进的政策制度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的政策制度较之日本明显缺乏活力,因此,导致中国在装备技术引进创新发展上便大大落后于日本。

(一)在装备技术引进内容上

在装备技术引进内容上,清朝遵循“中体西用”的思想,仅限于对西方武器装备的购买和仿制,没有从根本上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军事思想、军事制度和作战理念,因此即使拥有先进的装备技术在旧的封建体制框架下并没有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在具体引进过程,注重单个武器装备的引进,而没有成体系、系列、成配套的引进装备,导致武器装备没有形成整体作战能力。而日本提出的“和魂洋才”思想,既能保持民族原有的一些精神准则和道德规范,又能在“洋才”的规范下,大力汲取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适合日本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制度、政策,以推进日本近代变革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引进内容上,不是只限于单个装备,而是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引进装备,使其装备技术引进与国内工业生产能力相适应,从而实现装备生产的国产化。

(二)在装备技术引进措施上

清朝在引进装备技术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引进主战装备。如在洋务运动的军事改革中,李鸿章提出引进“制器之器”;二是引进装备技术人才。李鸿章提出要引进“制器之人”,在洋务企业中和军队中聘用洋技师和洋监督。三是设立兵工企业仿制西方武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设了近30个兵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以上措施在装备引进技术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促进国内装备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上作用有限。而日本在引进措施上,一是立足于本国现有资源和材料,利用引进技术实现国产化。例如,日本借鉴意大利青铜式火炮技术,利用国内丰富的铜材制造七厘米山野炮,并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全军野战炮兵部队的装备更新。二是注重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1893年,日本火药技师在德国人制造出的“苦味酸”炸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成功制作出实用意义上的“苦味酸”炮弹,可对舰艇表面造成极大损伤和破坏。三是重视装备技术人才的培养。明治维新期间,日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培养了一大批装备技术人才。

(三)在装备技术引进制度上

在装备技术引进决策制度上,清朝首先要经过总理衙门讨论,其次出百宫会议合议,最后汇报给慈禧太后定夺,这样一个决策往往拖延几个月才能做出。如1874 年开始的“海防”大讨论持续了将近6 年,致使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而日本,由国务院(内阁)商议并决定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计划和规划,统一领导实施具体的方针政策,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避免了各方势力的争吵和内耗,提高了决策的实效性。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上,清廷在创办闽沪船厂时,推行了一套奇特的调拨制度,即国家调走船厂自己制造的军舰而不给予补贴,而且还规定各厂不得私自接造民船盈利,这种落后的计划调拨制度使造船成本居高不下,造成国产造船工业逐渐萎缩。而日本则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在政策、税收、财政补贴上,采取很多优惠措施,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如日本积极鼓励地方企业参与军工生产与竞争,给予地方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建立技术引进竞争机制,努力提高民营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装备技术引进的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