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关於元朝的六大谎言:蒙古人杀汉人只赔驴价问题(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误会还是蓄意歪曲?关於元代的六大谎言(三)

3、初夜权问题

元代初夜权之说,今人考之,似源出于一部小说集《烬余录》,此书相传为南宋徐大焯所作。然此书在南宋末年“成书”之后,却于清光绪年间才付印面世,中间跨越竟达700余年,三个王朝,殊为怪异。清末革命党多有制造伪书,宣扬大汉族主义之举,此书当亦为如此产物。

首先来看《烬余录》之语:“北兵之祸,杀戮无人理,甚至缚稚童于高竿,射中其窍者赌羊酒。乱后捡骨十余万,葬于桃坞西北周书桥,题名曰万忠。鼎革后,编二十家为甲,以北人为甲主,衣服饮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尽者又不知凡几。……鼎革后,城乡遍设甲主,奴人妻女,有志者皆自裁。”

《烬余录》之书是否为南宋所著,此处暂且不论。仅以此段描写而言,便殊多谬误之处。

第一、元世祖南征南宋之时,曾下诏令曰:“……无辜之民,初无预焉,将士勿得妄加杀掠。”又对南征军统帅伯颜谕曰:“古之善取江南者,惟曹彬一人。汝能不杀,是吾曹彬也。”(以上引自《元史·世祖本纪》)。而且,元世祖南征之时,各地大多望风归降,元军在江南进军极快,根据史载户籍资料对比来看,战争破坏并不大,元世祖的诏令是得到了贯彻的。而且,根据《元史·伯颜传》记载,苏州(平江府)并未发生笼城战,而是“都统王邦杰,通判王矩之率众出降”。因此,《烬余录》中“北兵之祸,杀戮无人理,甚至缚稚童于高竿,射中其窍者赌羊酒。乱后捡骨十余万,葬于桃坞西北周书桥”云云,纯属虚妄之词。

第二、《烬余录》中所言“鼎革后,编二十家为甲,以北人为甲主”之语,亦与元代社会制度不符。保甲制始於宋代王安石变法,但在元代从未实行过。元代实行的是村社制,且社长亦非北人,而是由本地土著推举德高望重之人,其职责乃是协助政府完粮纳税、公布朝廷政令、教化民众,元曲《哨遍·高祖还乡》中对於元代村社制度有生动细微的描写,根本没有所谓“衣服饮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之事。

第三、元代虽有分封“投下”的制度,然而诸王驸马公主等并不能直接统治其投下。其封地收入亦是朝廷以“丝银”的名义统一徵收,再给付诸王,从而将其纳入国家统一的财政体系之中。诸王驸马公主等并不能与其投下发生直接经济联系,所谓“衣服饮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更是无从谈起。

第四、从元代各族人口分布来看,“初夜权”亦是完全不可能之事。根据台湾著名蒙元史专家萧启庆先生考证,元代人口约为一亿两千万,而入居中原之蒙古族人至多不过三十余万,假设这一亿两千万总人口之中有一亿为汉人,则汉蒙人口比例为3333333:1,此等悬殊之人口比例,如何行得初夜权?再者,元代入居中原之蒙古族,大多为世袭军户或官员。除官员外,军户均按军队编制集中安家,主要集中于大都、河南、云南等地。此外,根据姚大力先生考证,元代蒙古族人口分布状况越往南越少,镇江府蒙古人不过数十户,更南边的广州则只有数户蒙古人。此种人口分布,如何行得“保甲制”?更毋论初夜权了!

第五:大陆元史专家韩儒林先生在他主编的《元朝史》中对所谓“初夜权”的观点如下:

“《烬余录》清朝光绪年间才出版。徐大焯曾在《烬余录》中说到,元时江南二十家为一甲,以蒙古人当甲长,威福自作。人们在研究元代的社会矛盾时,多喜欢引用这一条记载。如果说,某时某地曾发生过此种现象,那可能是正确的。但若说有元一代广大的南方地区都是如此,就根本不是历史事实了。

兹举南京、镇江两巨镇为例,集庆路民户凡二十二万五千四百二十四,其中蒙古户只有十四户,溧水、溧阳两县根本没有蒙古人;镇江路十万六十五户,蒙古二十九户,录事司二十三户,丹徒一户,丹阳三户,金坛二户。集庆。镇江地当冲要,蒙古人尚且如此之少,可见在其他地方,更不会有那么么多蒙古人去充当甲长。这个例子说明,即使原始史料,仍然要进行内在的分析。史料都有时间性和空间性。这一时代的这种说法,对这个地点来说是真实的,对另一个地点、另一时间就不能适用了。如果根据上面提到的这一类史料,不加分析,以偏概全,尽量夸张元朝的黑暗面,那显然不是科学的态度。”

综上所述,所谓元代蒙古人有“初夜权”之说,纯属谬言呓语,今人不加分辨便散布之,纯属大汉族主义思想作怪!

注1:烬余录,或者是彻底伪造,或者是错误满篇。其里面穆桂英挂帅之类的记录,怎么说也不像是真实历史。

注2:西方入侵之前,根本没有现代民族国家意义的中国。古代的王朝,无论汉唐,均是一家一姓之国一家一姓之王朝。宋灭南唐,不过是赵氏家族要灭掉李氏家族的政权而已。不过都是在一个文明体系之下的王朝更迭而已。以近现代民族国家的主权概念去衡量古代王朝国家,无异於削足适履。按此逻辑,中国亡国已逾四千年。因为商之於夏,周之於商,皆为异族入侵。特别是周人灭商,改变了古典中国文明的很多特性。

注3:商部族源出东夷商部族原为东夷族的一支,在今大致已为学者共识。

资料来源:东夷人的商族一支,建立了商王朝 。(转)北京大学,张富祥的文章

注4:周人源出西戎一说,历来不为史家重视,殆因其有悖于华夏正统观念。然而,文献与考古都昭示我们,周人的祖先并非华夏,而是与西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能揭示周人祖先之西戎出身的,无疑是其始祖传说。周人始祖名为弃,号为后稷,其母为姜嫄,显系出自羌人部落(姜、羌同源,为阴、阳之别),而羌人正为西戎的一支。

资料来源:先秦秦汉周边民族考证之一——古羌(ZZ)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