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史学就是以口头语言为表达方式的历史学,是和以文字为表达方式的历史学相对而言的,是历史学的一种形态。 1948年,美国A·内文斯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口头史学部, 把口头史学作为一个史学流派加以研究、倡导。以后,口头史学在美国逐渐兴盛起来。那么,在中国古代有没有口头史学存在呢?许多同志在谈中国史学发展时也谈口头史学(或曰:口碑史学、口述史学),但他们只把口头史学作为文学史学的辅助手段,不把它看成是与文字历史学并列的历史学的又一形态。笔者认为:口头史学作为一种形态的历史学在中国古代是存在的,确立这一观念有重要意义。 一 关于历史学的定义,史学界有许多大同小异的叙述。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说:"史学是通过史料研究历史过程本身的学科。"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论述较详。该书是这样论述的: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一般说来,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综合他们对历史学的论述,可以知道,历史学应包括以下几种基本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在反映中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历史规律的探讨,以及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我们看到:中国古代口头史学具备了这些基本要素。 1.口头史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关于本氏族、本部落的历史都是口传的。解放初,在我国西南地区,有些尚未学会使用文字的少数民族,他们有一根记事的木棍,发生大事,刻一长划,发生小事,刻一短划,循着这一道道划痕,即可讲出一部生动的历史①庄子《胠箧篇》说,上古时期"民结绳而用之",郑立提到古代结绳记事时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②可见上古时期,以结绳、刻木为辅助手段记事是一种普遍的记事形式,当时所述内容颇多,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反映人同自然界斗争的故事,如"大禹治水",一类是反映氏族、部落间战争的故事,如"黄帝、蚩尤之战"。我们以远古夏部落祖先大禹治水的口传历史为例,看看当时口传的具体内容。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文字产生以后,散载在先秦古籍中,联缀起来,其梗概是: 洪水泛滥,上帝在天庭召开会议,决定让鲧负责治水,鲧用堵塞的方法治水,九年不见成效,急而偷上帝的息壤以填洪水,被上帝发现将他杀死在羽山之野。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有人用刀剖开鲧的肚子,里面有一个小孩叫禹,禹长大后,上帝命禹平治水土,他总结了父亲治水的教训,采用堵塞、疏导相结合的方法去驯服洪水,大禹治水非常辛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禹为疏通河道化熊通辕山,被他的妻子涂山氏看到,涂山氏看到丈夫变成了熊的模样羞愧而奔,到了嵩山下变成了石头,涂山氏当时怀了孕,大禹看到妻子变成了石头,绝望地叫喊"还我儿子,还我儿子!"石头应声在北方炸开了,启从石缝中跳了出来。③ 我们尽可以责怪这类故事荒诞、失实,但它不也反映了夏部落的先祖曾与洪水搏斗过的历史吗?同样,商部落在祭祖时唱"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不也反映了他们曾经历了一个不知父的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吗?吴泽教授主编的《史学概论》有一个篇目为"原始社会史学",很明显,作者确认了这一时期的口头史学是史学活动,作者这样作的理由之一就是:尽管这一时期的口传有许多不实之处,但它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体历史的面貌。 文学产生以后,人们开始用文字来记载历史,但口头说史仍占重要地位,先秦时期重要的两部史著最初都是口传的。一部是《国语》,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④眼睛瞎了怎能著史,无非是讲《国语》,为了便于记忆,说唱时常用压韵的字词,现今《国语》仍有许多压韵的地方,这是它本为口头说唱史,后被文字改写留下的残迹。另一部是《左传》,这部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著,当初也是口传的,直到战国初年才著之竹帛。值得注意的是先秦时期盲人说史是比较普遍的。《周礼·春官》记"矇瞽"的职责为"讽诵诗、世奠系"。所谓"世奠系"即传诵历史。《国语·晋语》记齐姜劝公子重耳离齐时说:"商之飨国三十一王:瞽史之《记》曰'唐叔之世,将如商数'"。当重耳到秦国时,人们又向他说:"瞽史《记》曰'嗣续其祖,如谷之滋,必有晋国'"。《国语》下记单襄公曾说:"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口头史家的辛勤劳动,为我们研究先秦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西汉以后,重要史著如《史记》、《汉书》不再是口传的,它们一开始就是著之竹帛的,但是口头史学活动并没有消失。口传史料成为当时史学著述重要的史料来源。荆轲刺秦王,司马迁在《刺客列传》赞中说:"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淮阴侯列传》中说:"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除《史记》外,其它史著也记载了口传的历史故事。口头史学还直接服务于下层广大民众。"柴堆三国"就是其中一例。魏如晦《晚清小型报纪略之六》说:"《柴堆三国》者乃乡人农隙之时,三五成群身倚柴堆所谈之《三国》也"《柴堆三国》是缺少文化知识的我国古代农民为自己的伙伴讲的历史故事。到了唐宋以后,通俗地讲史日渐普遍,尽管所讲内容有许多不实之处,但它毕竟让人知道历史上有夏、商等朝代的存在,因此,民间说史既是文艺活动,也是史学活动。 口头史学作为反映客体历史的一种形式,从原始社会始,终整个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 2.口头史学同文字历史学一样注重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从稳固封建统治出发,文字历史学十分强调"鉴戒""资治"的作用,要"鉴戒""资治"自然要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口头史学也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同文字历史学有一点相异的是:在口头史学中,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常以谚谣的形式出现。《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虢、虞二国是邻国,宫之奇引用谚语"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力劝虞君不要借道给晋。因为虢国的安危会影响虞国的安危。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一国的灭亡常影响到邻国的安全,基于这样的历史和现实,人们以贴切的比喻总结了这样一条国际关系的经验。《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这句口头语言说明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智士之力才是强大的,这既是对西汉以前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与人类进步相始终的、普遍的经验。一些经验的总结触及到了事物的本质,如"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⑤。它揭去了君臣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赤裸裸地暴露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尔虞我诈及封建专制的残酷。"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⑥。触及了统治者宣扬的所谓"仁义"的阶级实质。类似上述以谚谣总结历史经验的形式在中国古代是大量存在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