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历史研究》 戚其章 参加讨论

四70年代后期迄今:拓宽与深化
    1978年以来,广大史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冲破学术禁区,甲午战争史研究也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无论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重要的突破。从此,甲午战争史研究进入了拓宽与深化的阶段。
    如何评价刘步蟾问题的公开提出,标志着甲午战争史研究领域新变化的开始。先是1977年11月,在沈阳举行的《中国近代军事史》书稿讨论会上,笔者宣读了题为《应该为刘步蟾恢复名誉》的论文,引起了与会的100多名中国近代史学者的极大兴趣。从1978年起,全国许多报刊就如何评价刘步蟾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几年内,先后发表的讨论文章近20篇。对于刘步蟾其人,或肯定,或否定,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争论虽大,但涉及评价刘步蟾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他在黄海海战中是否为自保而擅改阵形?二是他在黄海之战中的表现究竟如何?第一个问题是焦点所在,因此争论也最激烈。此问题源于北洋海军英籍洋员泰莱的回忆录《中国事记》。30年代初,张荫麟撰《甲午中国海军战迹考》,便采用了泰莱的记述。其后,范文澜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袭用是说,写道:“刘步蟾违反议定的阵势,发出信号,令舰队横列,主力舰居中。他是卑污的懦夫,企图居中躲避炮火。”(注: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258页。范老此书1947年出了第1版,至1955年出至第9版,故影响巨大。)从此,这似乎已成定论。讨论中,经过对《中国事记》所述进行考证和分析,始知泰莱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都歪曲了事实,且有不少捕风捉影之谈,是不能凭信的。再考察刘步蟾在黄海的战绩,更证明他并不是临阵怯退的懦夫,而是英勇战斗,战功卓越,可称得上一位爱国将领(注:参阅拙作《英人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质疑》,《近代史研究》1982年4期;《刘步蟾黄海战绩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2期。)。这一结论,逐渐在学术界形成共识。于是,这便成为甲午战争史研究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因为研究者为了正确评价刘步蟾,必须在详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细致地研究甲午各次海战的全过程和北洋海军的各个方面,例如北洋海军的性质、海军人物、海防思想、洋员与北洋海军的关系、海军建设与洋务运动等,从而拓宽了研究领域,也加深了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将研究工作全面地向前推进。
    198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0周年。是年9月,在北洋海军的根据地威海市,举行了甲午战争9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首次以甲午战争为专题的学术研讨会,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也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80多位中国近代史学者出席。从会后编辑出版的《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看,这次会议的讨论内容相当广泛深入,所涉及的问题有:战争的历史背景、国际关系及英俄两国的远东政策、日本的战争准备与挑起战争的手段、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东三省练军及辽东战场清军的后勤供应、帝后两党的战和之争、北洋舰队覆灭的原因、三国干涉还辽的影响、台湾人民的反割台运动及对台湾民主国的评价、战争对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与民族觉醒、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发展的关系、载湉、李鸿章、翁同龢、刘坤一、严复、黄遵宪、柯铁等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学者们对许多具体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而对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这一点却皆无异议。这正是此次研讨会的最大收获所在。
    以此次会议为开端,以后陆续举办了多次规模不等的甲午战争学术研讨会。其中,主要有以下5次:1.1990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甲午海战95周年学术座谈会”,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甲午海战与中国近代海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共收论文25篇;2.1994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甲午海战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甲午海战与中国海防--纪念甲午海战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95),共收论文41篇;3.1994年9月,在威海市举行的“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编辑出版了《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共收论文85篇,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学者论文59篇,台湾地区学者论文7篇,韩国、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学者论文19篇;4.1995年9月,在大连市举行的“海峡两岸《马关条约》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海峡两岸〈马关条约〉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7),共收论文23篇,其中大陆学者论文16篇,台湾学者论文7篇;5.1998年8月,在威海市举行的“北洋海军成军110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会后编辑了《北洋海军研究》一书,共收论文36篇,将于近期出版。
    另外,还要提及两次甲午战争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一次是1994年6月,在台北举行的“甲午战争10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甲午战争一百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1995),共收论文33篇,其中台湾学者论文25篇,大陆学者论文2篇,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学者论文6篇;另一次是1995年6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日清战争与东亚世界的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日清战争与东亚世界的变化》(东京まに书房,1997),共收论文35篇,其中日本学者论文27篇,中国大陆学者论文3篇和台湾学者论文1篇,韩国、蒙古、俄、美等国学者论文5篇。
    除上述有关甲午战争的学术讨论会以外,还先后举办过多次有关甲午战争人物的研讨会。其中,仅为纪念丘逢甲而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就有3次:第一次是1984年12月,在广东梅县举行的“纪念丘逢甲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丘逢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一书,共收论文21篇;第二次是1994年12月,在广东梅州市举行的“丘逢甲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次是1996年3月,在台湾台中市举行的“丘逢甲与台湾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丘逢甲与台湾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逢甲大学人文社会科教中心,1996),共收论文13篇,其中台湾学者论文8篇,大陆学者论文5篇。其后,广东省丘逢甲研究会编辑出版了3次会议的论文选辑《丘逢甲研究--1984年至1996年专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共收两岸三地与会学者论文42篇(其中重收第一次会议论文12篇、第三次会议论文9篇)。丘逢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者、教育家和诗人,关系到如何对他评价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丘氏所倡导的台湾民主国究竟属于什么性质?这是争论的焦点所在。在中外政界人士及学者中间曾经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民主国是宣告脱离祖国而成立独立国家。其实,这完全是误解。因为所谓“民主”,乃是“台民自主”之义,是在台湾被割让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暂行自主”抗日保台的一种临时应变措施,其动机是爱国的,其作用基本上是积极的(注:戚其章:《关于台湾民主国的评价问题》,《北方论丛》1984年4期。)。这样的“自主”,“正是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而不是搞分裂”(注:孙克复:《论丘逢甲乙未保台斗争》,《丘逢甲研究》,144页。)。所以,将倡导台湾民主国理解为搞“独立运动”或成立“独立的国家”,是毫无根据的。第二,丘氏是否有卷饷而去的事?最早明确记述此事者为连横,谓丘逢甲“挟款以去,或言近十万云”(注:连横:《台湾通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721页。)。一句“或言”,引起后人的争论不休。或信有其事,或著文驳辩,然皆举不出确证。故有论者主张不如任其“说者自说,疑者自疑”,而着眼于“探求丘逢甲在反割台运动中的实际表现”(注:《丘逢甲与台湾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87页。)似更有意义。这自是不得已的办法,但问题并未解决。主要的问题在于:丘逢甲是否有可能领到10余万两饷银?据丘氏给唐景崧、俞明震的几封信件,可知当时义军粮饷不继,拮据万分,连借饷几千两都很困难,从哪里能领到*
    10万两?再据范文澜考证,唐景崧就任时,藩库还存银40余万两,到他内渡时仅存24万两了(注:《中国近代史》上册,275-276页。)。那么,所少的16万两是否拨给了义军充饷?根据近年查到的日方档案,当时日军谍报已经查明,这16万两被唐景崧内渡前汇走了(注:《日军侵略台湾档案》,《中日战争》(续编)12册,中华书局,1996年,199页。)。一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的这个历史谜团终于解开了。
    再就是1988年在安徽合肥市举行的“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当时会议的主办单位确定了这一中心议题,看来是用心良苦,从这方面评价李鸿章比较好谈,但实际上要回避经济以外的问题是很难的。会后编辑出版了《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一书,共收论文27篇,其中与甲午战争有关的论文占了一半以上。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是极其复杂的人物,所以对他的争论也最大。生前死后,毁誉相随。正由于此,对李鸿章的研究为数可观。据粗略统计,近百年来陆续问世的李鸿章传记、回忆录、年谱及有关专著不下30部,分别用中、英、日、德、法、俄等国文字发表于报刊的论文、评论高达400余篇。进入80年代以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全盘否定的简单化做法逐渐少了,研究者更加注重实事求是,力求做到评价恰如其分。虽说如此,见仁见智总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从经济方面看,对他有肯定有否定,但基本上是倾向于肯定。许多论者认为,当时他所创办的近代工业具有积极或进步的历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潮流(注:参看张富强《建国以来李鸿章研究述评》,《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384、392页。)。所以,有论者称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和创建人”。但又指出:“令人遗憾的是,李鸿章放的中国近代化第一炮,恰恰没有放响,他又是中国近代化的失败者”。从军事方面看,对他的评价是臧否参半。他创建北洋海军,构筑海防工事,是为了防范外来侵略,尤其针对东邻日本,无疑是应该肯定的。而由于他的避战求和和指挥失当,又是他“最严重的误国大过”(注:姜铎:《略论李鸿章》,《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10、15页。)。从外交方面看,虽然对他也是有肯定有否定,但基本上是倾向于否定,自不待言。争论的焦点是:究竟李鸿章是误国还是卖国?李鸿章误国说由来已久。当年,张謇参奏李鸿章“主和误国”,即有“非特败战,并且败和”之语,最为人传诵(注:黄浚:《花随人圣盦摭忆》,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84年,447-448页。)。其后,洪弃生撰《中东战纪》序,亦称:“清师之败,李鸿章有三误焉:一误于望和;二误于待和;三误于求和也……误国深矣!”(注:《中日战争》(续编)12册,378-380页。)那么,他有没有卖国的行为?具体地说,他是否真的接受了俄国人的巨额贿赂?或认为,俄国财政大臣维特(Count Sergius Witte)说李鸿章接受了贿赂,“但没有其他实证材料,只有俄方的孤证,没有旁证……如果维特所说属实的话,那就很难洗清李鸿章的卖国罪责。”(注:《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4页。)也有论者指出:“俄国档案中有着清楚的记载,但是善良的人们仍然不敢相信那是事实。”(注:孔祥吉:《胶州湾危机与维新运动的兴起》,《历史研究》1998年5期。)从俄国文献看,此事既见于《维特伯爵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6)第四章《我与李鸿章的交涉》,又见于《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三联书店,1957)第四篇《关于收买中国大臣李鸿章和张荫桓的电稿》,恐怕很难说是孤证。何况后者多次记述此事,对贿赂过程有着详细的交代,试看俄国驻北京官员寄回莫斯科的两则密电;其一称:“昨晚极秘密地将李鸿章请来我处,通过璞科第告他,如果和我国成立借款……当酬他银五十万两,作为他在办理此事时必需的秘密开支,李鸿章同意竭力协助;假使我国能按十足数借款,他保证大致可以成功。”其二称:“今天我付给李鸿章五十万两(按北京习惯所用市平银重量),计值四十八万六千五百万两(按银行所用公砝两重量折算);李鸿章甚为满意。”(注:《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择》,204-205、209-210页。)这些密电不可能是虚构的。可见李鸿章这个人物确实太复杂了,今后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