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确理解唯物史观的含义和意义。(一)一些人赋予唯物史观过多的、它本来所没 有的含义,另一些人又因为怀疑某些唯物史观本来没有的含义而怀疑唯物史观。必须剥 除人们赋予的多余的含义,才能够确切理解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含义只有两点: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有规律性。在这两个基本观点之下可能出现的不同见解都 是唯物史观可以涵盖的。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几种生产方式,以及划分为一些什 么样的生产方式,都是唯物史观允许讨论而不排斥的。(二)我们仍然同意这样的看法: 唯物史观的创立第一次使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有可能变为科学。我们认为,历史上和现 在所有的各种历史理论中,唯物史观是科学水平最高的,理论认识最深刻的,对于历史 研究具有任何别的理论不能代替的意义,但这不等于说唯物史观的意义是无限的。它主 要是对历史作宏观解释,研究相对具体的历史现象,还是需要适合所研究现象的性质和 特点的具体方法;同时,唯物史观研究历史问题有它的独特视角,并不排除运用别的方 法从别的视角进行研究。犹如从日地关系研究季节变化是根本的,因为地球上季节变化 从根本上说是日地关系决定的。但是在研究具体地区、具体年份季节变化时,并不排除 同时从地形、人类活动等诸多角度进行研究,而且承认其他角度的研究是必须的。 四、运用唯物史观创造性地研究历史问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白寿 彝先生曾对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这本书出版是中国 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阶段性的标志。白寿彝先生这样说的理由是:他认为这本书创造性 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古代社会的理论,把古代社会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特 殊规律统一起来,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出版大约半个世纪 以后,我们看到顾准研究希腊城邦制度的著作,其中同样发现了希腊与中国古代社会互 不相同的特点。顾准的书里没有提到侯外庐,他通过独立研究得到了与侯外庐一致的结 论。这件事情再次证明侯外庐先生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取得的成果的科学性和持久生命力 ,同时也证明研究历史问题时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的必要性。 阐扬唯物史观是史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向燕南 一、史学工作者在社会历史意识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历史对于现实的影响事实上来自于两个方面:一、客观的历史(history-as-event); 二、写的历史(history-as-account)。客观的历史之所以对现实存在影响,是因为我们 今天的一切,都是过去历史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发展的结果。写的 历史之所以对现实存在影响,是因为作为客观的具体过程的历史,必然地随着时间的流 逝成为不可完全复原的过去,于是,凝结主体对客体认识的历史作品,便承担起传递过 去信息的重要工具。所谓传统,实质是在客观的历史与写的历史交互作用中逐渐积淀形 成的。其中写的历史,作为一代代不断承继的历史资源,作为一个民族记忆的形成,有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隐在客观历史与写的历史之间的“历史叙述者”--史学工 作者的工作,对于社会历史意识、历史观点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 二、唯物史观是唯一正确的历史观也是指导社会生活的人生观、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的 理论基础。 “真理是时间的产儿,不是权威的产儿”。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问世, 是历史哲学史上的巨大飞跃、巨大贡献。唯物史观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人类社 会和人类社会史上,阐明了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形成了指导史学工作的理论体系,使 史学成为科学。同时,唯物史观作为唯一正确的历史观,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锐利思想武器和方法论;是形成正确人生观的理论基础,所以李大钊说:“故历史观 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李大钊:《 史观》) 唯物史观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及方法论的价值,是因为:(一)唯 物史观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为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指明了正确途径;(二)唯物史观 在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理论。实践证明,坚 持唯物史观,是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前提。 唯物史观对于正确人生观形成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指出历史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客观 过程,为形成一个积极的、奋发向上的、为美好明天而积极奋斗的人生目标提供了理论 基础;(二)强调历史是人民所创造,“使我们自觉我们自己的权威,知道过去的历史就 是我们这样的人人共同创造出来的,现在乃至将来的历史还是如此”(李大钊:《现代 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于是人们在历史中发现自我,增加了自觉。 三、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撰述阐扬唯物史观是史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面对21世纪,以及随着新局面而来的新挑战,高扬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旗帜,是我们取 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地体现了唯物 史观的精髓,对于发展新时期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史学工作者的工作性 质,决定了史学工作者在社会普遍历史观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按照“三个代表 ”思想,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撰述来阐扬唯物史观,建立积极健康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 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历史记忆,塑造新的国民精神,是史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 义务。李大钊说:“吾侪治史学于今日的中国,新史观的树立,对于旧史观的抗辩,其 兴味正自深切,其责任正自重大。”(李大钊:《史学思想史讲义》)今日的史学工作者 应以此自励自勉,在工作中高举唯物主义历史观旗帜,发展我们的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 的崇高事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