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中国近代城乡关系简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文史哲》 宫玉松 参加讨论

2.城乡新的社会分工格局的形成。近代城市以较乡村家庭手工业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取代了很大一部分以往在农村进行的经济活动。资源配置相应发生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化。“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原始的家庭纽带……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撕断了”⑨。尽管在近代中国这一进程是比较迟缓的,但也清晰地显示出农民家庭手工业被城市近代工业逐步排斥、工业与农业分离而向城市集中、乡村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的趋势,从而扩大了城乡社会分工,形成“城市工业、乡村农业”的新的分工格局。以棉纺织业机纱代土纱、机布代土布的演变为例。19世纪末期,由于洋纱、洋布大量进口,且国内机器纺织业有了初步发展,致使土纱、土布的生产受到排斥。1936年,农村土布生产量较1840年削减了4成多,已占不到国内棉布总消费量的一半⑩。棉纺织业的生产由农民家庭手织演变为机制,由散布在农村的生产演变为城市集中生产,表明自然经济结构中最牢固的部分--耕织结合--的分解、手工业与农业的逐渐分离和工业生产向城市的集中。其它如机制面粉部分代替手磨面粉、纸烟部分代替旱烟、煤油部分代替植物油等,都标志着城市工业品对农村手工业品的部分替代,也即表明城乡社会分工的扩大。
    市场结构的变化最能说明问题。据1936年的埠际贸易统计,占第一、二位的都已是工业品,粮食则退居第4位,盐、丝更在20位以下(11)。可见城市工业品已逐渐取代了农产品的主导地位。这种变化显然是工农业分离、城乡社会分工扩大的结果。
    三、城乡联系
    城乡分离并不是城乡隔离,而是相反。商品经济发展要求荡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情况下的封建割据、闭关自守状况,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如果说近代以前城乡基本上处于相互孤立和隔绝状态,那么近代以来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拆除了城乡隔绝的篱笆,强化了二者间的依存和联系。表现在:
    1.城乡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工业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口的定居。小工业者仍是农民,被土地束缚在自己的乡村。手工工场中的工匠,通常仍是束缚在工场手工业造成的不大的闭塞的工业区域”(12)。近代以前乡村人口自给自足、安土重迁、流动性极低,直到清代还有“沪宁铁路未通车以前,(无锡)礼社经济组织尚逗留于自足经济中,开明地主每年亦仅入城一次;农民更墨守乡土,终身未尝一者见都市文明者十之八九,其在沪、宁、平、津各处者,更如凤毛麟角,全镇仅二三人而已。”(13)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大机器工业必然造成人口的流动性;各个区域间的商业交往大大地扩展了;铁路使人们的往来更方便了。”(14)从而推动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据1935年调查农民全家离村去向,到城市者占离村总数的59.1%,青年入城者占总数的65.5%(15)。无锡礼社镇1931年户口清册发现,向外移徙人口755人,以去上海、苏州、本县城区人数最多,“若与20年前老死不相往来比较,实使人惊奇万分”(16]。
    2.城乡贸易日趋扩大。近代以前城乡经济联系基本是单向的,即仅由农村向城市提供粮食等农业剩余产品。与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相伴随,近代城乡商品交换也达到相当规模:一方面借助于近代交通运输工具,农产品大量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城市工业产品大量流向乡村。城乡联系由单向供奉发展为双向对流。到20世纪初,一个从通商口岸到穷乡僻壤的商业网逐渐形成。“1910年以前,货物(主要是粮食)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但是除了富裕的土地占有者外,却很少有东西从那些城市中拿回来。可是到了20世纪中叶,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将他们的商品输送给现代工厂,在那里加工并且其中也有部分回到农村”(17)。工业品由沿海通商口岸流向内地,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由内地流向沿海,这是近代商品流向的最突出特征。
    城乡工农业产品对流,促使商品交换范围扩大和流通量的剧增。例如,从明代后期到清中叶的300年间,长距离贩运贸易(以粮食为例)约增长了3倍,而从鸦片战争后不到百年,埠际贸易即增长40余倍。就全部埠际贸易流通额论,工业品占34%,手工业品占42%,农产品占24%(18)。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城乡关系变化的缩影,反映了城乡经济地位的消长变化。
    我国近代城乡联系有所增强,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1)近代城市发展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它们与广大内地农村的经济联系是很薄弱的,远不如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2)城乡联系的程度、范围在不同地区是严重不平衡的。空间上的不平衡使地区间的利益互相对立。一个地区的繁荣往往以损害其它地区为代价。沿海地区的相对发达建立在内地破产的基础上。(3)城乡联系的相对加强,在很大程度上是适应帝国主义对华掠夺的需要,而非本国城乡经济发展自然形成的,因而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
    四、城市的支配作用与辐射功能
    近代以前由于城乡社会分工落后、城乡联系薄弱、城乡经济功能不强,城市对乡村经济上的辐射力和支配力极弱。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一批沿海沿江沿线新兴城市由于拥有近代化的新式产业部门而逐渐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它们不同于传统的作为政治中心和消费中心的城市,而以生产中心特别是流通中心的经济地位,获得了对乡村经济的部分支配力,并借助于新式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将其影响辐射到腹地农村。表现在:
    1.城市工业品对乡村手工业品实现了部分替代,迫使农民改变了千年不变的消费习惯,自给性消费比重缩小,商品性消费(主要是城市工业品)比重扩大。据部分地区1921-25年农家经济调查资料表明,农民消费资料中自给部分占65.9%,购买部分占34.1%(19)。“近几年来,都会工业的发展,和商人转运的敏捷,使农民都放弃从前自织而衣的布帛,不能不向城市去购买”(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