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市为乡村人口提供了新的农业外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从而使部分乡村人口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我国近代农村由于人口压力沉重、手工副业破产等原因,隐性和显性的失业状况极为严重。据有人统计,中国农民每人每年只有119天的工作,其业余时间无事可做,因此亟需农业外的就业机会。城乡比较利益的差别,城市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水平,吸引了大量季节性和常年性城市移民。如上海人力车夫终年居沪者很少,大都是春去秋来,视农村收获而定。无锡梅村镇农民每届农隙,就成群结队跑到上海做小贩,农忙时则回乡。 3.推动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工业中心的形成、其数目的增加、以及它们对人口的吸引,不能不对整个农村结构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不能不引起商业性农业和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21)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工商业发展,大大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的进展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粮食商品率由1894年的16%提高到1919年的22%左右。烟叶、大豆、棉花、茶叶、生丝、粮食等几种主要农产品的价值在1914年-1919年间增加1.76倍,年增长率几近5%(22)。农业生产结构适应城市工业和对外贸易的需要作出调整。一些农产品因工业用途和销售市场的扩大,获得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发展。例如,纱厂集中的江苏,1915年以前因工业用棉有限,农民植棉“尚形粗放”,1916年后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农民相率舍稻、豆而专事棉作,到1918年棉花产量“几倍于昔日”(23)。山东棉花原来大都只供生产者直接消费,欧战及其以后一段时间,日本在青岛大建纱厂,该省所产棉花亦专供纱厂消费或出口及转运他省。其它如丝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蚕桑业,卷烟业的发展引起烟草种植面积的扩大,面粉业的发展刺激小麦的生产等等。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不能不看作是城乡关系的一个可喜变化,反映了社会分工扩大所带来的绝对利益。 风险总是与机会并存的,农民固然从与市场和城市的联系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风险与不稳定性也明显扩大。市场供求状况和市场价格的波动、城市工商业的起伏,每每给脆弱的乡村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例如,由于济南面粉厂减工,用麦减少,“胶济线各地产麦因之滞销。”广东丝织业衰落,“据说有20万以上女工从工厂回到农村去”(24)。 我国近代城市(主要是一些沿海沿江沿线新兴的近代化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支配腹地农村的经济地位,经济影响和辐射力有所增强。但从全国来看,城市经济总体上的落后使其很少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在半殖民地,城市虽带着领导性质,但不能完全统制乡村,因为城市太小,乡村太大,广大的人力物力在乡村不在城市。”(25) 五、乡村制约城市 在城乡联系加深、社会分工扩大的近代国民经济体系里,乡村经济的重要性更显突出。农业作为我国近代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导产业,其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荣枯。城市决不能离开乡村而单独繁荣。城市越发展,对乡村的依赖就越深。表现在: 1.剩余农产品的数量决定着城市化水平。“从事加工工业等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的数目,反映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26)剩余农产品的数量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城市所能供养的人口即城市化水平。正是在粮食商品率有所提高的基础上,中国近代城市化才有了发展;也正是由于粮食商品率水平提高有限,阻碍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湖南米谷,据说“不独津沪赖其灌输,武汉尤视为生命,”“武汉若无湘米接济,立招变乱”(27)。我国近代大城市人口动辄百万以上,所需粮食都要取给于农村。如上海“人烟稠密,食指众多,每日食米约需万石,而本地非产米之区,全恃常熟、无锡、、苏州同里、泗泾、松江、青浦等处的白米,湖南、安徽的各色秈米等接济。”据1933年直隶商品陈列所调查,全省有小麦外销的36县中,有3县向北京供应小麦,13县供应天津,11县同时供应京、津(28)。粮食生产对城市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城市工业对农业原料的依赖。我国近代城市工业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如纺织、面粉、卷烟、制糖等业,它们无不仰给于乡村提供原料。乡村能否提供充足而廉价的原料,是它们能否充分开工和获得利润的首要前提。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1936年是我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高峰期,其根本原因是国内各地农业丰收,提供的工业原料增多,农民购买力提高。1936年农作物产量与1935年比较,小麦增加8.3%,花生增加20.3%,棉花增加46.9%。农产品特别是棉花的大幅度增产,使工业特别是棉纺织工业出现极为景气的局面。1936年新设工厂193家,工业产量增加。1936年与1935年比较,棉纱生产增长了45.63%,卷烟增长了70.23%(29)。 3.对农村市场的依赖。“在年轻的资产阶级看来,市场是基本问题。”中国近代农村市场的重要性表现在:第一,我国经济从来不是外向型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只能依靠国内市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市场。能否开拓农村市场就成为城市工业能否发展的关键。第二,正由于对农村市场一定程度的开拓,即机制品实现了对乡村手工业品的部分替代,城市工业才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第三,由于农民消费水平低和农民家庭手工业对机器工业的顽强抵抗,使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十分困难,因而限制了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例如火柴业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很缓慢,直到30年代,许多农村的农民还是使用火绳、火镰、火石,有的村庄使用火柴的人家只占30%。第四,在市场狭小的形势下,农村市场购买力一旦突然下降,必然使城市工业受到严重打击。30年代由于农村经济凋敝和农民购买力极度萎缩而造成的“市场危机”--工业品大量积压、销售严重不畅、市场需求疲软,曾使许多行业生产下降、开工不足、盈利减少以至亏损倒闭。“市场危机”主要不是由于生产相对过剩,而是由于购买力的绝对减退,特别是农村购买力的减退和消失。第五,农村市场购买力回升、市场交易重趋活跃是工业回升的先决条件。 可以说,正是由于城乡联系的加深,使乡村在经济上的重要性更显突出。近代化的城市需要乡村提供的各方面的支持,离开了这种支持,城市的所谓“繁荣”只能是“虚假的畸形的繁荣”,而决不能持久。由于我国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率低,农民生活贫困,因此能为工业提供的原料、市场极为有很限,从而制约了城市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