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元代传入的回回天文学及其影响(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马建春 参加讨论

元代回回人供职于司天监者,尚有可马刺丁其人,至元十五年(1278),在其任司天少监时,曾主持编写“回回历”。据《元秘书监志》记载,安西王阿难答曾要求可马剌丁每岁制“回回历日”两部,以供其使用,并规定所需纸张要用上等的“回回纸札”。此外,《元秘书监志》中多次提到的苫思丁,也长期任职于回回司天监,但其事迹不详。另,也里可温人爱薛也是回回天文学东传的代表人物。早在蒙哥时期,他就以精通回回天文学在哈剌和林为蒙古统治者效力,爱薛被认为是“十三世纪下半叶忽必烈左右最有势力的基督教徒”,(注:伯希和《蒙古与教廷》第59页,中华书局1994年版。)国内外学者对其有许多深入的研究。爱薛对中国天文学的贡献,即在于他曾做过西域星历司的负责人,可能实际参与过回回天文学的引进工作。又据元人朱德润云,曾任洪城屯卫百夫长的回回人马合麻,中统初年“以天文之学获知于朝。”(注:朱德润《存复斋文集》卷1《资善大夫中政院使买公世德之碑铭》。)此外,据马可·波罗记载,“在汗八里城的基督教徒、撒拉逊人和契丹人中,约有五千名星占学家和占卜家。他们的衣食由皇帝供给……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观象仪,上面画有星宿的符号、时间和它的全年的几个方位。各派的星占学家,每年要对自己的图表进行检查,以便确定天体运行的轨道和相互间的位置,他们从各种符号的星宿在轨道上运行的图象中,发现天气的变化。并且,用这样方法预测每月的特别气象。例如,他们预言某月将有雷鸣、暴风雨、地震,某月将有闪电和暴雨的袭击,某月将有疾病、死亡、战争、冲突和阴谋等等。”(注:《马可·波罗游记》第126—127页,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这里的基督教、撒拉逊星占学家,可能就指回回司天监的西域天文学者。不过,马可·波罗所讲人数未免夸大。
    按元制,司天监专职人员需子孙世袭。“至治三年(1323)三月十五日,拜住怯薛第三日速速在(左)丞特奉圣旨,太医、阴阳、匠官不教丁忧,休致仕者,后他的子孙休承荫者,他要祖父每本事学的呵,斟酌委付者”。元廷还规定:“司天台执事者,恐泄天文,不可流之远方。随朝应承技艺者,太医、阴阳、匠官,免丁忧致仕。”(注:《刑统赋疏通例编年》,载《元代法律资料辑存》第212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由此可以推断,终元一代,供职于回回司天监者,基本为来自西域的回回人、也里可温人及其后裔。
    二、回回天文书籍的引进
    在大量回回天文学者东来的同时,一些回回天文书籍也随之传入中国。在《元秘书监志》中录有“回回书目”195部,这些书“自元世载入,藏之府库,(后)而为流寇发出者,天文地理之书,思过半矣”。(注:刘智《天方至圣实录》,《著书述》。)其中“麦者思的十五部”(司天仪式之书)、“积尺诸家历四十八部”(天文历表)、“海牙剔穷历法段数七部”(天文地理之书)、“速瓦里可瓦乞必星篡四部”(云星象答问之书)和“撒那的阿剌忒造浑天仪香漏八部”(天文仪器制造之书)等82册书籍,包罗了阿拉伯以及古希腊有关天文历算和仪器制造等丰富的知识。像“积尺诸家历四十八部”,是1272年完成的波斯文的《伊利汗天文表》,这些书籍对中国天文工作者有过很大的帮助。马坚先生引用国外学者勒朋的话指出:“公元1259年,旭烈兀汗曾召阿拉伯最优秀的科学家到他的宫廷去,并且在马拉格建立一座规模很大的天文台。旭烈兀汗的哥哥忽必烈汗曾将巴格达和开罗两城的科学家所著的天文学书,传入他们征服的中国。现在我们知道,中国的天文学家——特别是郭守敬——曾由那些天文学书中获得他们的天文学知识。”(注:《回族史论集》第184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忽必烈由巴格达和开罗引进的天文学书籍,可能就是《元秘书监志》回回书目中的天文历算之书。另外,马拉格天文台曾设有一所藏书40万卷的图书馆,西域人爱薛曾经在此搜罗和重新编订过一部分天文历算书籍。这些书后来也由爱薛带入中国,藏于秘书监。秘书监成立于世祖至元九年(1272),其职责为“掌历代图籍并阴阳禁书”。至元十五年(1278)五月十一日,“秘书监照得,本监应有书画图籍等物,须要依时正官监视,仔细点检曝晒,不致虫伤,浥变损坏。外据回回文书就便北台内令兀都蛮一同检觑曝晒”。(注:《元秘书监志》卷6。)看来,当时秘书监置办收藏的回回天文历算书籍数量不少,以致在秘书监文件中被专门提及。
    明王朝建立后,最大限度地继承了元朝回回天文学遗产。明代在天文机构的设置上,仍实行双轨制。洪武元年(1368年),改元代太史院为司天监,同时设回回司天监,下令召任职于前元回回司天监黑的儿、阿都刺、迭里月实、郑阿里等人,命其占天象,议定历法,并“给廪赐服有差”。(注: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卷1《阿丹国》。)洪武三年(1370),明改司天监为钦天监,撤回回司天监,但仍设回回历科。朱元璋之所以重视回回天文学是因“太祖谓西域推测天象最精,其五星纬度,又中国所无”。(注:《明史》卷37《历法志》。)且“御制文集有授翰林编修马沙亦哈、马哈麻诏文,谓大将军入都城,得秘藏书数十百册,乃天方先圣之书,吾中国人未有解其义者,闻尔学道本宗,深通其义。今读之数月,窥天之道,至为精详”。(注: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58。)太祖以为,“此其有关于天人甚大,宜译其书,以时披阅”。所以,朱元璋不但令翰林李翀、吴伯宗从师于回回学者马沙亦黑,而且让他们与“钦天监灵台郎臣海达儿、臣阿答兀丁、回回大师臣马沙亦黑、臣马哈麻等咸至于廷,出所藏书,择其言天文阴阳历象者,次第译之”,(注:(明译)《天文书》序。)以便运用。史载这一工作始于洪武十五年(1382)九月,完成于洪武十八年,历时三年左右。这些回回天文之书,就是后来流传于世的《天文书》、《回回历法》和《经纬度》等,亦即《元秘书监志》所藏回回书籍中的部分天文书籍。元代的回回天文历算书籍,至明代还被运用,说明这些书籍在当时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洪武间对回回天文历法典籍的译介,标志着独具特色的回回天文学著作已较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至永乐时,贝琳又编译有回回天文学著作《七政推步》,书中不仅正式介绍了阿拉伯优秀的天文学知识,并且运用其先进的方法列出了中外恒星对照表。
    总之,《天文书》、《回回历法》等著作的汉译,说明回回天文学成就已在中国得到充分运用。《天文书》为中世纪著名阿拉伯学者阔识牙耳(971—1029年)的代表作,他出生于伊朗北部,客居巴格达。平生编撰过多部数学、天文学著作。《天文书》分为四类(相当于四卷),各类之中,又分若干门,全书共计五十八门。介绍了回回星历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和方法,指明了日、月、五星在星空背景上的位置、变化及行星和恒星等天体运行常规,测定了异常天象如日月交食、新星、彗星、流星、云气的出现规律,内容丰富,涉及了星历学的各个方面。《天文书》所采用的天体坐标是古希腊的黄道十二宫体系,在此系统下,为观测星历的需要,对各种天体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予了特别周密的关注,冲、照、合、弦、宫、度、分,显得相当精密,它反映了回回天文学高超的观测、计算技术。异常天象的测定虽在回回天文学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天文书》所涉及的慧星和云气,反映出回回人对这类天象的观察、认识已达到较高的层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